融中西之义 汇法学之理——走进法学院宋忠胜老师的课堂
时间:2015-04-14 15:44:13

(新闻中心记者 王紫涵 杨笑笑)


    法律是公平与正义的化身,“法学”与其他专业相比,更显严肃与神秘。笔者怀着对《国际法》这一课程的好奇心早早来到教室,等待宋忠胜老师的到来。放眼望去,教室前排已经没有空位。伴随着悦耳的上课铃声,宋老师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教室,笔者将带领大家走进宋老师《国际法》的课堂。


引经据典 博古通今


    “咱们今天继续上次的课程,接着讲雨果•格老秀斯,了解他的一生。”雨果•格老秀斯是荷兰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和法学家。他被誉为“国际法之父”,是古典自然法学的创始人。宋老师以格老秀斯的性格为切入点,开始了对其生平的介绍。他指出,雨果•格老秀斯的性格有对权力崇拜的一面,他追崇权力,享受拥有权力的感觉。围绕“人为什么会产生权力崇拜”这一问题,宋老师从中国古典文学入手,引经据典,对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的主人公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性格作出对比分析。林黛玉以其轻灵清丽又多疑多妒的气质和性格吸引了无数读者,她与端庄大方、知书达理的薛宝钗形成鲜明的对比。关于《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结局,历来争议颇多,有人说她焚稿绝食而亡,有人说她沉湖自尽,亦或是上吊自杀。但不可置否的是,性格的不同和差异导致了不同的结局与命运。在古代,男性和女性在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直接造成了在权力分配上的不同。古代帝王自比“天子”,“天”是变化的象征,”地“代表稳固、固定和持久。古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生动阐释了“男性为天”、“女子为地”的传统观念。

           接下来,宋老师又引用四大古典戏剧,即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和洪升的《长生殿》对人物性格与权力追崇的关系进行细致讲解。性格决定命运,性格的形成与其生活的时代密切相连。有了中国古代经典名著、戏剧的实例做铺垫,同学们能更好地了解时代背景对人物性格塑造的重要作用,而性格的差异又将导致不同的人生结局。雨果•格老秀斯出生于光明与黑暗兼具的中世纪,对于其日后的选择乃至人生的转折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风趣幽默 传道解惑

    对于法学,人们通常认为它晦涩难懂,满页的法律条文更是令人头疼,但是在宋老师的《国际法》课堂上却经常传来阵阵笑声,宋老师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赢得了众多同学的一致好评。

    在宋老师看来,《易经》与法学乃至人生都有密切的关联。《易经》中的《乾》卦共有六句爻辞,爻辞前半段词句优美且富有哲理,“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君子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等揭示了自然规律的奥妙智慧以及它在人生不同阶段中的指导作用。在笔者看来,《易经》可以启迪一个人的内在心智,更有益于对法律案件的推理。了解并熟知古代经典,对同学们价值观的塑造、个人习惯的养成都有重要作用。在宋老师看来,上课就好比是放风筝,不管它飞得有多远,风筝线都必须始终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让它找不到方向。引用古代经典看似自由随意,实则是老师精心准备的结果。

    他认为,讲课一定要把背景交代清楚,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学生自己都能看懂书本上的知识,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把人物背后的内容讲出来,做好整体上的宏观把握与微观的细致分析,有利于使同学们在复杂的知识点面前做到融会贯通、了然于心。

精彩演绎 无限付出

    精彩源于付出。在课堂上笔者发现,宋老师每讲到一点就会牵扯出无数点,从外国的法学家讲到中国古代的《易经》,又从《易经》跳跃到《红楼梦》。这样的跳跃看似无关,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管是法律还是文学,它们都是相通的,都能找到链接点,连接成章,进而成为宋老师讲课的必备素材。从对文学名著的了解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其渊博的学识绝不是一蹴而就,是多年积累的结果。

    在课后的采访中宋老师坦言,他在课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下了很多功夫。他说,只是照着课本给学生们念是没有用的,法律条文之类的书面语学生们自己也会看,也能理解,但是学生们学到的只是浅显的表面,理解不了法律的真正内涵。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为了让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法律,除了要讲课本的知识,还要深度挖掘法律背后的东西,只有做到深度了解才能真正地利用法律。宋老师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在讲到雨果·格老秀斯时,又牵连出《易经》、《红楼梦》。一个人的成长背景和成长经历会对其个性产生重大影响。对权力的崇拜和男女天性的解放又映射到《红楼梦》中各个人物的性格,通过分析红楼中的人物,让学生们能从多角度、多方面进一步分析格老秀斯。无论是对外国名人的讲述还是对中国古代名著的分析,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法律。宋老师渊博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不仅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法学,也能够开拓视野,坚定信心。

    宋老师坦言,下功夫的程度决定了老师上课的深度。只有精心备课,积极做好准备,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及所思所感都传授给学生,他们才会真正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在笔者看来,一味照本宣科只会使知识变得枯燥难懂,沉闷的课堂气氛也会影响学习效率。从同学们端正的坐姿、认真聆听的神情中,笔者不难发现,渊博的知识造就了宋老师的个人魅力,而课堂的精彩演绎则源于宋老师课下的无限付出。

    这位被法学院学生称为“宋大师”的教师,以其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幽默风趣的上课方式,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宋老师不仅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给人指引。”一位学生这样说道,“好的老师都是靠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宋忠胜老师二十一年的任教经历,正是一名真正“师者”的生动诠释。


宋忠胜老师在讲课

【值班编辑:李萌萌】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