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柴悦)
你,是人间惆怅客,却波澜了我的整个世界。
若,人生只如初见,我只愿与你邂逅在江南烟雨,听你抚琴弹唱,吟诗作词,去感受你的悲喜、品鉴你的才情。世间浮华再浓,艳羡再多,你只是你,一个不受世俗侵扰的浊世佳公子:“君子当如玉,君子当翩翩”、“有匪君子,如琢如磨,如圭如璧”,你就是这样一个谦谦君子,温润儒雅,再美好的词句也难以描述你。我心中的旷世奇才、不羁少年,痴情男儿——纳兰容若。
不是人间富贵花,却奈何生在富贵家
第一次听见纳兰容若这个名字,很是喜欢,也许当初只是纯粹地喜欢这个名字而已。我第一首学会的纳兰词便是《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清顺治十二年,那年冬夜,大雪纷飞,一个孩童的降生给一个家族带去了无限的喜悦与希望。当初自顾自喜悦的人中,又有谁会料到这个孩子在将来的词坛上会是一颗耀眼的明珠,会给那个以仕途为重,以功名利禄为准的时代带去一股清流。他本名纳兰成德,因为要避皇子保成的名讳,改名为纳兰性德,字容若。纳兰家世显赫,父亲是康熙时代名噪一时的朝廷重臣明珠,权倾朝野,母亲是觉罗氏,阿济格的女儿,也是皇家血统,如此,纳兰满族正黄旗的身份,让他在那个时代享尽了艳羡与夸赞。生于这样一个名声鼎鼎的富贵家族,纳兰的父亲对他的期望便是在朝廷有一番作为,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顺承自己的权势,能够像自己一样在朝野中长袖善舞,游刃有余。可是纳兰本心赤诚,生于浊世却不被世俗所侵,他对朝野权势无过多向往,对父亲为自己精心安排规划好的道路并不领情,他只想在词的世界里流连。出生在富贵家,却丝毫没有富家子弟的恶习与心态,有的只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清澈与美好。
情到深处泪纵横,纳兰心事几人知
纳兰一生短暂,也许天妒英才,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给了他一世繁华与艳羡,却给不了他一生一世的长久。 但极其短暂的一生,却也有流传于世的爱情佳话。
“一生一代一双人”。“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这首诗恰到好处的描述了青梅竹马的纳兰和他的表妹,两人一起长大,有共同的语言与回忆,但是表妹的入宫却打碎了纳兰心中编织的美梦。虽然这段历史只记于《野史》中,有待考证,暂且不考虑这些,纳兰的初恋就此画上句号。
“感卿珍重报流莺”。康熙十三年,纳兰娶卢氏为妻,卢氏为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女儿,卢氏,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性子温柔,善解人意,诗词歌赋,才华尽显,这样的一个女子让纳兰忘掉初恋之痛,开始了“得一人心,愿天长地久,长相厮守的幸福生活”。从纳兰那段时间的词来看,可见纳兰的生活是温暖的,美好的。可是好景不长,这样幸福的时光仅存三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卢氏的离世给了纳兰重重一击,让他痛苦万分。“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每每想起卢氏,往事的情景显现,让纳兰悲泣不已。一片伤心画不成,只因太念已故人。
“而今才道当时错”纳兰最后的光阴中遇到了心有灵犀的红颜知己:江南才女沈宛。他与沈宛的相遇皆因诗词,两人未见面便已互闻大名,见了面更是钦慕不已。只可惜,两人地位的悬殊,地域的距离以及种种阻隔,让沈宛决意回到江南,她哪知,这一别,竟是诀别,永生不能再相见。沈宛走后不久,纳兰病逝。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才情永流传
纳兰一生作词无数,被整理成书,称为《饮水词》,王国维有话:“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可见纳兰“清代第一词人”的称号名副其实。纳兰生于富贵家,看尽世间繁华与喧闹;作为御前侍卫,深知皇家点滴;参加科举考试,历经过落榜的挫折与提名的荣耀;短暂一生尝过初恋的苦涩,妻子的甜蜜,妾室的爱慕,知己的心有灵犀、、、、、、这些都为纳兰词的创作提供灵感与心境。于是才有了“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的苦涩;才有了巡游期间“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的深情与悲凉;才有了“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的伤心。家家争唱,人人都知,纳兰词的魅力与光辉,就是如此,也许,那种清丽哀婉、清澈无杂、淡淡忧伤,正好能让人不悲不喜,不起不落,做得真正有笑有泪的人。
用诗词感染,用人生演绎,他,是纳兰容若,我与他相隔数千年,不曾相见,却也被他的才情吸引,然后波澜了我整个的世界与心意。
若,人生只如初见,愿一直,不离弃,永生定格。
【值班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