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谈吃
时间:2016-12-05 12:10:15

    (人文学院  李曼婷)

    好的散文总会有一种让你越读越痴迷的魔力,不然读着读着要么疲惫,要么觉得无趣。雅舍谈吃大抵就是如此。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集十分经典,而在这其中最富盛名的恐怕就是雅舍谈吃了。美食随笔似乎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题材,流传也是从古至今,几乎大文人们著作传世之后写随笔是一项传统,尤其是美食。与许多名家笔下那些饕餮盛宴之飨不同的是,先生笔下写的大多是梁先生吃过的老北京的招牌菜和小吃家常,虽然出身大户人家,但对于寻常百姓的吃食描写也很精细。文风自然,不矫揉造作,更难得的是有着一个文人对于生活的感悟,有着平平淡淡不经意流露的温暖。

    尽管全书分为三辑,但私以为最精彩也是最喜欢的就是梁先生写的家乡味。这些大多数是老北京的家常菜,是先生最熟悉的味道,既有烧鸭烤羊肉爆双脆,又有窝头饺子满汉细点,还有糖葫芦酸梅汤和老北京的零食,尽管有些语言不够精雕细琢,但能体会到字里行间老人对故土的浓浓情意。看着书中的文字,犹如和老四方城人熟络的谈天,倍感亲切。


    书中提到的京城老字号除了众所周知的全聚德、六必居、玉华台、信远斋,还有正阳楼、厚德福、致美斋、东兴楼、砂锅居、春华楼、月盛斋等等。这些昔日的名楼,有的如今生意兴隆,有的却已经日薄西山甚至不复存在了。从文章中看,无论是位置,菜品,还是掌勺厨师,先生都极为了解,那时的他不仅是学者,是食客,更像一个天子脚下风流潇洒的公子哥。

    除了老北京菜,书中占了大部头的还有着八大菜系中的鲁菜粤菜淮扬菜,甚至还有肯德基,茶,酒,味精等调味品。尤其是淮扬菜那股子精致配上从小在皇城根下生活,骨子里有着贵族气质的梁先生,颇有点当下小资生活的意思。

    先生文中时常令我忍俊不禁的还有他对食客们吃相的描写。最喜欢《汤包》里面那段:两个不相识的人据一张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一股汤汁直飚过去,把对面客人喷了个满脸花。肇事的这一位并未觉察,低头猛吃。对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气,不动声色。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赶快拧了一个热手巾把送了过去,客徐曰:”不忙,他还有两个包子没吃完理。”既能看出老饕们对食物的喜爱,又能感受到旧时人们平和悠闲的生活情趣。

    从梁先生的文章中不仅能了解到老北京人的生活轶事,还能看到老一辈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我是喜爱北京城的,尽管时过境迁,许多地点已变了模样,许多风俗早已失传进了博物馆,许多被捧得极高的美食都变了味道,但是每每再次走过那些旧时的寻常巷陌,熟悉的记忆又会苏醒,曾经的岁月又浮现眼前。而后远离家乡的先生恐怕也是这样想吧。

    就现在而言,无论是网络作品还是出版的书籍,美食随笔不在少数,甚至颇有些烂大街的意味,就内容而言的确美食种类繁多,却很少有先生这般朴素无华,却有着无穷回味的隽永,这大抵就是文人之雅意所在吧。

【值班编辑:岳梦怡】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