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李一琪)
我喜欢看冯唐写的书,他的书像我喜欢吃的抹茶巧克力,散发浓浓的香气却还不觉得腻。
俗话常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冯唐也不例外。但他对“窈窕淑女”的追求,只是单纯地欣赏而不是沉迷其中的痴恋。《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是我最先读的他写的一本书,读之前我还想是什么样的人把想恋爱说的这么清新脱俗,可没想到书中的内容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俗了的,原来是我。《活着活着就老了》这本书虽然没有书名这么正经,可我也深刻的感受到在不知不觉中老去才是真正的老去,经历多了才知道活着不止是老去。
冯唐在书中说他在年少时有三个愿望,一个是当个小痞子,可是没有实现;一个是吃软饭;第三个是像狗子一样的活着,简单来说就是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他不敢重读《月亮和六便士》,不看高更的画,只是在翻看陆游的《放翁词自序》:“少时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然渔歌菱唱,犹不能止”觉得犹如五雷轰顶。我本以为这是他难得的正经,可是他一直这么正经。没当上小痞子是因为他本性善良,没吃上软饭是因为他知道不劳而获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失去,软饭吃习惯了,以后别的都吃不了了,而像狗子那样活着,是他永远的追求,他怕自己会因为没有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而感到悔恨,毕竟人生只有一次。
一本描述一种生活方式的书,文笔不应该在被评论的范围,他不评论这种书的文笔,可是却格外喜欢评论人。他告诫读者要少读董桥,说他喜欢李白不喜欢杜甫,喜欢古龙,不喜欢金庸,喜欢钱钟书、沈从文,不喜欢茅盾、巴金。虽然说不喜欢他们,可是却不否认他们身上的真功夫,更是佩服巴金写过的真话,从巴金的生活经历中体悟到“我就剩这么一点理想了,我要用文字打败时间”的真谛。我佩服他,喜欢却不过分推崇,讨厌也不以偏概全。对于作家卫慧,他也用一句“狐狸自信能吃到葡萄,但是说到底,葡萄还是酸的”来表示他的看法。
相对于他的豁达勇敢,我就显得懦弱。每天刷微博却从来不敢在热点下面评论自己的看法,和一群人看法不一样的时候永远说不出那个“不”字,讨厌和喜欢都深深的埋在心里,直到种子生了根、发了芽堵在嗓子眼里,却还是说不出一句话。不随波逐流,是他给我上的最有意义的一节课。在十月一期间,我和朋友去古城西安旅行。之前就被西安的古风所吸引,在火车行驶的路上就对这个城市充满了期待。到达目的地,跟着前面人匆匆的脚步,走马观花的看了钟楼鼓楼和人山人海的兵马俑,景点套景点的让人哭笑不得的套路。可以理解西安靠旅游发展经济,可是作为一名游客,我再也没有重来的念头。坐在回去的火车上,看不到月光,更别提月色如水,从列车的车窗外看到的只有黑夜里星星点点的灯光和快速移动的树影,这样的夜里,好想回到我的城市。好像是看了他的书,我才说出我不喜欢,是,我不喜欢这次旅行,不喜欢这个城市,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只是表达了我的看法,酣畅淋漓,痛快。不只是这次旅行,在和舍友平时的相处中,也说出自己的想法,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比闷在心里暗自计较强多了。
活着就是经历,在经历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得。活着就是在人生的路上不断寻找对的方向,很少有人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该干什么的人,大多数人是在不停地走、不停地寻找下一个方向。冯唐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是他很清楚的知道他只能干好两件事,第一是文字,第二是逻辑,这个认识就帮助他从一名妇科医生摇身一变成为一名作家。不求名不求财,按照自己的方式做自己的千古文章,做一个特立独行的怪物。我一点都不觉得他怪,因为我和他一样怪。非要结伴而行?非要活泼开朗?非要远大理想?不要把自己的生活过成别人的复制品,既然来到了这个世上,就应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大学生活让我更加独立也更加快乐,我把等待同学一起去上课的时间用来早早到教室占个好位置上,我把不必要的社交全部结束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来休息,我把远大理想换成一个个看得见摸得到的小目标,每天都能为自己的前进而感到幸福和满足。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这样我才有信心说在以后我可以成为我想成为的人。“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呢?”经常听到一个人满脸委屈的和另一个人说,对啊,你不说,别人怎么知道呢?从小就被教育成一个懂事的孩子,不该要的东西不能要,以至于在后来接受别人的东西的时候还要看看爸爸妈妈的脸色,累,更不快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不能要是种悲哀,而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更是一种悲哀,希望这样的悲哀在我未来的日子里不会延续。
时间不停歇的往前跑,从青葱少年到白发苍苍,时间转瞬即逝,让人扼腕叹息,但是时光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增长的年纪和苍老的容颜,还有独特的成长经历里带来的经验教训,不断前行,不断成长,不断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不断变成更完美的自己。活着活着就老了,活着也不止老了。
【值班编辑:聂晓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