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刘浩 王雨 张煜)
二〇一五乙未羊年如期而至,金羊款款送来梦想和希望,勤劳与收获,幸福与美好,这也预示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在这万物向荣、喜气洋洋的日子里,河北省各地开展有趣的年俗表演,进行多样新年活动,迎接新年的到来。
在河北省庆祝新年的活动里,各地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创建和谐文明、健康向上、富强民主的社会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涉及范围大,覆盖面广,已深深融入人们新年的生活当中。
冀东渤海明珠 多彩花灯之灿
为充分展示2015年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取得的新成就,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秦皇岛市举办了多种多样的迎新春活动,庆祝农历羊年的到来。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年货大集和北戴河春节灯会。
俗话说,“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年货大集作为春节前人们采购节日用品的必要活动,一直受到人们的认可和追捧。今年,为了更加方便市民年货“一站式”购物需求,秦皇岛日报社在以往年货大集基础上,更新服务范围、丰富产品种类,联合市农业局、商务局、林业局、供销社和中共秦皇岛市农工委等5家单位共同举办“青松岭酒业杯” 秦皇岛市2015年货大集,于2月13日正式开锣,2月15日结束。100余家参展商,为市民带来诸如青龙满族黏豆包、卢龙粉丝、甘薯制品、昌黎红葡萄酒等几十类特色年货供市民选购。熙熙攘攘、南来北往的采购市民,红红火火、造型精巧的各色灯笼和挂件,走进四季青批发市场,到处都洋溢着新年的喜庆气氛。此次年货大集,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与繁荣。营造了自由、平等、公正、诚信的市场环境,充分展示了民俗特色,体现了秦皇岛人民的幸福感。
灯会是中华民族最具有历史传统的一种民间文化活动。为迎接新的一年,秦皇岛市政府举办了“我们的节日·春节——2015北戴河春节灯会”活动。本次北戴河春节灯会于2月10日在秦皇岛北戴河怪楼奇园点灯开幕,为期25天。同时还开展了“金色记忆”主题电影展、祈愿送福、花车巡游、猜灯谜、民俗表演、旅游商品和特色小吃展卖、灯会摄影大赛等多种多样的文化旅游活动。
本次灯会共分为主灯展区、民俗表演区、商业休闲区三大部分。整个灯会由“三羊开泰”“五福临春”“雪国风光”“魅力四季”等十个大型灯组构成了灯会的主框架,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灯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与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元素“灯笼”相结合,弘扬了富强民主的主旋律、传递了文明和谐的正能量;“年年有鱼”“生肖剪纸”“顽童闹春”“吉祥如意”等数十个个性化彩灯让广大游客感到浓浓的年味;散摆各处的“中国结”花灯、百姓自制灯组等近千盏花灯错落有致地布置在场地之中,也增添了节日气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展现在花灯这样的实体上,又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年货大集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建立与人们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要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

迎春大门
冀南悠久历史 风土人情之浓
说起过年,年货的准备可是重头戏。除了像秦皇岛一样年货大集的采购之外,还有像邯郸邱县人民一般,自己亲手做几样年货。鸡鸭鱼肉不可或缺,干果糖类也必不可少,买这些年货并不怎么稀奇,但在邱县,其中一项年货——花生——则是由每家每户的老少爷们亲上阵炒制的。如果是买来的花生,别人就会误以为这家炒花生手艺不地道。
要想炒好花生,花生必须经过晒制,除掉多余水分,这样炒出的花生才香脆可口。炒花生之前的准备还有很多,一袋花生,一杆铁锹,一口大铁锅,一些棉花秸秆作燃料,一些细沙。大家聚集到一位老村民家中,开始炒花生。炒花生可不是一个人可以干的活。首先,需将大锅放在挖好的土灶上,锅中添上细沙,然后就可以生火了。稍等一两分钟,待细沙烫后,就可以将花生倒进锅里,不宜太多,密度要适中。花生入锅,就要用铁锹不断的翻,保证受热均匀,这可是个力气活。一般此时,一起的村民们就会自发帮忙,一人几下,就可以顺利地把花生做好,大家分享着自家炒制的花生,分享着年味与喜悦。

炒花生
说完了年货,还要说说春节那几天。除夕夜的晚上,邱县的家家户户都会在家中摆上一桌,亲戚朋友互相串门走亲,“走亲,走亲,越走越亲。”男人喝酒,女人闲聊,小孩儿挨家“赚”糖球、瓜子。一连几天皆是如此。初一凌晨不到5点的时候,鞭炮声开始从一家响到另一家,喜庆绵延整个村庄。鞭炮声响,村民们便开始村里的长辈拜年。初二的时候,各家的女婿则来到家里,拜年、走亲访友,沟通关系。初三则是较远的亲戚们外出拜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邱县人民仍然保存着传统的过年习俗。友邻之间、村民之间的互帮互助也越发频繁,以友善为美德,邻里关系密切,亲戚更是时常沟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践行良好的“村规民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善,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核心新农村,推进文明村镇建设。
冀中沃土平原 传统民俗之美
人们都说,“出了正月,才算把年过完。”说到民俗,上面提到花灯、年货,下面我们不得不提地方庙会。
保定曲阳,冀中平原上的雕刻之乡,雕刻艺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然而在这闻名遐迩的名号之外,浓郁的乡土人情,带来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之美。
正月初五,曲阳县西邸村广场前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这天,该村农民自费举办的首届农民民俗艺术节如期而来,为节日里百姓的文化生活再添浓浓韵味。伴随着鼓声隆隆、锣响阵阵,老年秧歌队、扇子舞的节目轮番上演,特意从灵山镇韩家村赶来的民间花会也为民俗艺术节祝兴,大幡、西乐会、跑驴,特别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擎歌的表演精彩纷呈,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人们在欢笑中感受着春天脚步,赞颂着美好的生活。
农历正月十七,曲阳庙会拉开帷幕。伴随着北岳庙前广场上的秧歌队的鼓声、锣声,庙会正式开始。庙会上的摊主都会在前一天早早来到,“抢占”有利地势,足见庙会的热闹气氛。庙会上的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百货零琅满目,各种摊位摆满长街,延伸至儿童的乐园——雕刻广场。开幕仪式选在北岳庙前,一方面为了向人们展示曲阳北岳庙的文化历史,另一方面,透过北岳庙的悠久历史文化也展现曲阳在各项文化事业上所做的突出努力。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形成优良的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同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大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营造文明、和谐、爱国的社会氛围。

北岳庙前的秧歌队
春节,是关乎每一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对于春节的庆祝活动,历来也是人们所重视的事情,因为对于春节的准备时间和延续时间都是最长的。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与弘扬下,我们在度过春节的同时,也在努力践行对社会主义文明的建设。春节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明,只不过是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增加时代内涵,而不变的是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盼。
【值班编辑:李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