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法律融入生活 ——访我校第二届博深杰出教师奖获得者吕中行老师
时间:2014-03-05 10:53:50
(新闻中心记者 王贝贝 张钰欣)

    吕中行,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民事诉讼法教师,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方面的研究,河北经贸大学第二届博深杰出教师奖获得者,曾发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仲裁问题及其对策》、《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与战略构想》等多篇论文,内容涉及法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


吕中行老师近照

“理论联系实际,才可以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初见吕老师,他身着黑色外衣,稳重之中透露出严谨。谈到此次获得博深杰出教师奖,他认为,教师的基础工作是把教学做好,但是单单做好教学是不够的,还要从事一定的科研,教学与科研统筹兼顾,这是对大学老师的要求。

    吕老师平时上课特别注重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以此提高教学效果。“我讲课的时候不会只站在教室的某一个固定位置,我会时常走到学生们中间来,拉近与学生们的距离,以便于把课堂的影响力传达给每一个同学。”吕老师说。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吕老师结合自己在三和律师事务所的工作经历,希望同学们通过模拟审判和法律诊所等实践活动加深对法律的理解。“为了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我讲课时往往结合司法考试注重实践的特点,给同学们举出很多小案例,让他们结合实例去探究,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我鼓励同学们参加模拟审判,让他们去感受现实问题。”他表示,以后还会不断摸索出更多的方法,比如说,把法律诊所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更多参与到具体的案例上。

    评师网上学生的赞美就是对吕老师教学的肯定。“少见的好老师,认真负责,四年大学,只有民诉学得最透,非常有助于司考,理论联系实际,受益匪浅,一辈子记住他!”“老师理论联系实际,整节课都很痴迷,伟大的老师!”“时隔6年还是这么爱你,吕老师。”……

“要想研究透彻,绝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学科”

    吕老师的论文不仅涉及政治、法律,还涉及经济学方面,如《河北企业在欧盟反倾销下的生存之道》、《反商业贿赂的法律思考》等,从这些不难看出吕老师开阔的视野及渊博的知识。

    “像我教的民事诉讼,纯法律性的知识很难写出有深度的论文,必须与经济相结合,运用到实践当中来。法律是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要用来解决现实的经济纠纷以及各种各样的问题,为现实服务。只有结合现实,为现实服务,才能写出深刻的文章。所以我们要把目光放宽一些、远一些。”吕老师建议学校应该加大科研的支持力度,为学校未来更好的发展提供动力。

 
“青年学生一定要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做好”

    当记者问到对大学生的建议时,吕老师表示,大学生应把自己当作成年人看待,注重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不要一味依赖父母,要相信自己有处理问题的能力;同学之间要更多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虽然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比以前高了,但与此同时,社会对他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同学们应该在交流中得到提升,而不是沉浸于自己的手机、电脑的世界里,自我隔绝。要相信自己已经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地为目标而奋斗。

【责任编辑:杨璐】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