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神韵去舞动——来自艺术学院马丽老师的课堂一线报道
时间:2013-11-29 14:26:49

(新闻中心记者 程国玉 张钰欣)

   “提、沉、冲”

   “靠、含、仰”

    ……

    空旷的排练厅里回响着如珠玉般清脆的声音,身着玫红色舞蹈服的舞者跟随老师的指令完成一个个优美的动作,这是艺术学院的马丽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场景。

    简单回顾了上节课所学内容后,马老师开始了今天的“舞蹈基训”课。她首先从“身法、韵律”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古典舞身韵,古典舞身韵主要是对“形、神、劲、律”的训练,强调 “形神兼备、身心互融、内外统一”,注重眼睛、呼吸和肢体的配合。

    “我觉得现在的学生有一个普遍的误区,以为舞蹈只要完成动作就行了,其实用心表演出来的舞蹈才是最打动人的。所以,我总是和学生们说,在掌握舞蹈基本元素之外,还要用心去体会舞蹈的美。”



马老师在指导学生

    这节课学习的 “双晃手”就是古典舞身韵中的元素动作。马老师一边解释“双晃手”的含义,一边让学生回想一些与其相关的动作。“双手与肩同宽,沿着身体的前后轴,从左至右从右至左走立圆;眼随手动,手到哪眼到哪,但不要死盯着手;眼睛一定要传达出心里的感受,一定要有潜台词,不然会很空洞;起手时,腰要先含下来,左起时右腰旁提,到上面的时候微微仰身,右下时左腰旁提,记住‘旁提、仰身、含腰’……”

    马丽老师在“舞蹈基训”这门课的教学中能够将中国舞和中国传统戏曲神韵有效结合,在示范动作的同时,她的音调高昂,伴随着舞蹈节拍抑扬顿挫;肢体、声音、面部表情三者合而为一、浑然天成,有着一种无法言说的美感。同学们依着老师的指令,逐一练习,她们的动作柔软得像缓缓流淌的河水,却又不失韵律和力度。“起、落、快步,好!”马老师的声音时而温婉轻柔,时而短促有力。有时,她猛地一击掌,强调动作的力度。她指导学生要用气息和内心去做动作而不是用肢体的力量,眼随手动,眼神要传达出心里的感受,同时注意身体与韵律的配合。

    对于不易于理解的动作,她会用特别生动形象的语言,如:“气息都在手指尖上,仿佛每个手指尖都有一滴水”,“手像身边两条丝带一样”……在指导一位同学动作停顿过多、缺少连贯性时,她说:“要像在画一幅画或者是写一副毛笔字一样,挥笔一气呵成,动作要连贯,不要停顿”。

    本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督导组老师康成杰说:“马老师课堂组织特别好,特别流畅,看起来很舒心。”

    艺术学院副院长陈辉老师表示:马老师讲课声情并茂、感情细腻,语言示范准确,动作示范到位,个人专业能力极强,看她给学生上课,本身就是一种美。

    同学们课下与记者交谈时,也毫不掩饰她们对老师的喜爱,七嘴八舌地说,“马老师是我们的女神,人美心更美”,“她和我们关系特别好,每次上课我们都是簇拥着去排练室的”,“她讲课很细心、认真,还特别有责任心,每次都挨个儿辅导,直到我们的动作规范为止。”

    谈到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马老师略带羞涩地说:“我是第一次参加,很高兴能进入学校决赛,同时我觉得这样的比赛对我们老师的专业技能提高有一定帮助。决赛后,我们学院开会,之前的老师教给我们一些新的讲课方法和技巧,让我倍受鼓舞,同时也激发了我的教学激情,在规范老师的专业技能上是有很大帮助的。”


马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

[责任编辑:杨茹 王婷婷]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