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奇妙的科学领域——直击我校2013~2014年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课堂
时间:2013-11-14 17:34:46

 

(新闻中心记者 吴小星 齐素菡)

    为激励我校青年教师爱岗敬业,加强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我校在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开展全校2013年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趁此机会,记者走进正在参加比赛的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海燕老师的《食品分析》课堂。

    食品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汉书•郦食其传》就曾有过“民以食为天”的说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分析食品的特性、成分等确保食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王海燕老师本节课所讲授的“凯氏定氮法”就是测定食品里蛋白质含量的一种方法。

 

《食品分析》课现场
 
    “这门课最难掌握的就是方法,因为方法永远教不完。我平时更多地是启发他们,让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从而掌握方法,方法掌握后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为了让学生们掌握抽象的方法,王老师可谓做足了功夫。首先,在课件的制作上,简洁明了,突出主次,把最重要的知识点用最醒目的颜色标注。幻灯片的底色主要采用深蓝色、白色两种,红、白、蓝色的字体与底色完美契合,同时还配有实验仪器的图片,图文并茂,不仅生动形象还清晰明了,让同学们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其次,在讲授技巧上,合理安排难易顺序,由浅及深。例如,王老师展示的全量凯氏定氮法原理:“蛋白质为含氮有机物。食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样品中的氮被转化成氨,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的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的含量。”看似冗长复杂的一个原理,实则包含了整个实验的三个操作步骤:消化、蒸馏、吸收和滴定,由表及里,层层紧扣,不仅让学生们了解实验原理还掌握了实验步骤。

    “在消化这个环节上,硫酸铜主要起催化剂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整个测定方法中,硫酸铜还有什么作用?”在做“及里”工作的同时,王老师还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时不时抛出问题来启发学生们自主思考。此时的她总是走到同学们中间,用期待的眼神等待着同学们的回答。当听到同学们积极的回应时,她脸上会浮现出满意的笑容。

    一名同学如是评价王老师:“她是个和蔼而又严格的人,在讲课时很谦和,但是对我们的学习要求严格。她会让我们课后自己去查阅一些资料,做实验,在上课的时候会提问,借此督促我们自主学习。”

    对于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这个活动,王老师表示,对老师的讲课水平是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她觉得,更应该提高老师的责任心,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只有老师自身的责任心提高了,才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真正学到东西。

    记者从王老师身上学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更看到了王老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相信只有负责任的老师才会教育出更为优秀的学生,也希望王老师可以在我校2013~2014年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