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王贝贝 程国玉)
李文博,河北经贸大学2010级金融学院金融工程专业学生,一个本着学以致用的态度在金融学道路上孜孜探索的学子。“金融工程是指一切利用工程化手段来解决金融问题的技术开发。”李文博如此来描述自己所钟爱的专业。他和团队一起做的科研课题《大学生投资理财观念和行为分析——基于河北省高校的实证》更是直观的向我们传达了严谨与准确的重要性。
“要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确定自己的目标,专注做某一件事情,就会做到最好!”
在问及李文博为何会有调查大学生投资观念和行为这样一个想法时,他谦虚地表示自己是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一直对金融方面的东西比较感兴趣,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金融知识后,觉得当前的大学生在投资理财方面太过盲目,因此想要做这样一个调查研究。
李文博介绍说,《大学生投资理财观念和行为分析-基于河北省高校的实证》意在对大学生的投资理财观念和投资理财行为进行较全面的了解,并试图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进行适度的投资理财,为他们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就要做到学以致用。李文博不仅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在大学的两年内获得了三次一等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还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活学活用,在国家级期刊发表数篇学术文章,在河北经贸大学“国泰君安”杯第二十二届模拟股市大赛,以及“落实十八大,共话中国梦”的征文比赛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还利用自己的积蓄进行一些金融投资。对于参加模拟股市大赛,李文博这样告诉记者:“大学生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时,最好能有侧重的联系到自己的专业,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将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你要选择自己所擅长的一方面,确定自己的目标,无论有多难,专注于做某一件事情,就会做到最好!”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只要喜欢,一切困难都不再是困难。”
《大学生投资理财观念和行为分析-基于河北省高校的实证》课题对大学生投资理财基本状况和方式、投资产品偏好等进行了初步分析,还对大学生投资理财的影响因素做了对比研究。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理财氛围,投资比例较低,品种单一,且以培养财商为目的,倾向于低风险的投资方式。同时,家庭结构、性别、生源地、年级、居住地等诸多因素也对大学生投资有着重要影响。
当记者问到在整个项目中,哪个环节最困难的时候,李文博顿了一下,带着严肃的表情说:“当然是实际调查了。”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本次调查的对象有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十几所高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000多名在校大学生。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在大学校园里随机发放纸质调查问卷和在网上填写电子问卷的方式来收集数据。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似乎都容易变得越来越没有方向感,即使有明确的方向,也很少有脚踏实得长时间坚持下来的人。是什么原因让李文博愿意牺牲几乎自己所有的课余时间来为这个项目奔波呢?“有时候走访多个学校真的挺累的,尤其是在被人拒绝的时候。后期的调查问卷整理也相当繁琐,但我很确定,我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只要喜欢,一切困难都不再是困难。”李文博坚定地说道。
“做科研项目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科研本身的大忌就是似是而非。”
做这项课题,李文博不仅锻炼了自己吃苦、获取知识、团队合作及协调能力,还丰富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
这个项目除了对各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李文博和队友们还走访了高校教师、证券从业者和银行从业者,从他们那了解了一些大学生的投资理财行为,更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来收集数据。同时还运用了spss20.0统计软件,采用频数、单因素方差及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建立了logit模型,力求对数据处理得准确全面。对此,李文博说道:“做科研项目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科研本身的大忌就是似是而非。这期间,我的作品得到校团委薛向东和李银法老师的有力指导,特别感谢他们。”
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投资理财能力,李文博提出了几点建议:1、正确判断知识能力,积极学习与投资理财相关的知识;2、保持自己的独立判断,避免盲目从众;3、尝试多样化理财方式,避免保守主义;4、多种渠道获取理财知识,接受理财教育。同时建议同学们在大学生活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出自己的特长,看清自己,设定好目标或者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事宜,联系实际,专注于它,积少成多,这样你的大学会收获更多的精彩!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就像李文博说的一样,只要足够喜欢,一切困难都不再是困难。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在这喧嚣浮躁的环境里能像李文博那样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业,把专业知识与兴趣结合起来,默默经营这份事业,脚踏实地去付出,看得更高,飞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