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程国玉 吴小星)
36915个字,30多份改动过的电子版文稿,16份PPT演示文稿。2个多月的资料查询和搜集时间,问卷调查对象覆盖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10所大学,共计700余人。从2012年4月10日确定课题到2013年6月1日结项,历时418天。这就是我校侯毅同学的科研作品《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分析》的一些基本数据。
侯毅,我校人文学院2010级新闻专业学生,我校第四届自强之星获得者,曾连续获得六次校级一等奖学金,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国家奖学金,在《燕赵晚报》发表13篇深度报道,通过两项校级科研项目和一项科研助困立项。今年5月,其个人独立完成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分析》获得2013年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侯毅在给大家讲解他的“挑战杯”课题
“其实没有什么动机,这是老师给的一个机会,就是觉得老师很信任我,他都觉得我能完成这个项目,于是我就开始准备了。”
在一个人独立摸索完成了《从“艳照门”事件中看媒体对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引导责任》、《微博的普及对大众自我表达风格的改变》两个校级科研项目后,侯毅在指导老师薛向东的鼓励下开始着手准备《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分析》这个课题。
所谓“新媒体”,是指在新技术的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移动电视、触摸媒体、手机上网、手机报纸、手机杂志、手机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等。其中,手机新媒体的发展最为迅猛,被看成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新兴媒体,又称之为“第五媒体”。手机新媒体以通讯网络和互联网作为手机的传播网络,以手机或者移动终端作为信息采取、收集和展现工具。凭借其覆盖面广、可移动性强、迅速及时等特点深受学生群体喜爱,近年来的发展更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第六大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环节,而手机等新媒体深深影响着学生。“是否可以通过调查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对策,发挥出手机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积极作用”,成为侯毅撰写此课题的初衷。
“其实我挺一根筋的,只要认定的事就会坚持下去,不管是否能成功!”
从2012年的4月30日开始,侯毅开始着手搜集资料。从图书馆到网上,各种对课题有支撑依据的期刊图书都被侯毅一一查了个遍,光参考论文就看了超过60篇。
在平衡学习时间与做课题的时间时,侯毅说道:“我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做这个项目,可以说是见缝插针吧,到3、4月份要交稿时,我经常熬夜做到12点多。”
在选择调查方式时,侯毅采用网上问卷调查。把精心设计好的调查问卷通过同学朋友用邮箱一一散发,调查对象覆盖河北大部分高校,约700多人。
做科研,讲求的是严谨与细致。搜集了到大量的资料,就需要严谨与细致的工作态度来整理。谈到在准备课题期间遇上的最大困难时,侯毅说道:“这中间最大的困难就是对调查问卷上搜集的东西进行分类汇总、整理提炼,工作量大而复杂;当然,总结时能从中学到很多思维性和系统性的知识,然后再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科研主题上。光图表我都做了十几个,我用了整整一个寒假的时间才统计出来。”
一项成功的科研课题,不仅要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观点,还要有其存在的社会意义和独特之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分析》主要聚焦热点话题,能引发社会、媒体、高校、大学生自身反省;其次,自主设计校园手机报,通过与移动、联通、电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师生搭建手机飞信、短信、手机报三位一体交流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改善高校的思想教育方式,发挥高校教育者的思想引领作用。

侯毅自主设计的手机报
“其实我挺一根筋的,只要认定的事就会坚持下去,不管是否能成功!”侯毅希望通过《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分析》这个课题能够引发大学生的注意,鼓励大学生自我激励,文明规范地使用手机,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优秀接班人;其次,引发媒体人的关注,从事手机行业的媒体人应遵守职业道德,提高自身素质,引导社会正能量,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文明的、健康的媒体环境;同时,引发高校思考,探索新媒体尤其是手机新媒体平台上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聚焦热点话题,引发社会反思,督促社会加强对于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营造文明健康的手机媒体环境,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做科研项目一定要有想法,有清晰的思路之后再去执行,一步一步按照实施方案走。”
在课题的确立和执行上,侯毅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首先,针对课题分析其目的和意义;其次,确定调研对象,制定、发放和整理调查问卷,统计调研数据;再次,提出问题和建议;最后,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根据方案一步一步落实。
侯毅鼓励同学们多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多做科研课题。他表示在做课题期间,自己的系统性思维得到很大的锻炼,对于考试答题帮助特别大。谈及对于大学生做科研项目的建议时,侯毅说道:“做科研项目一定要有想法,有清晰的思路之后再去执行,一步一步按照实施方案走。另外,我们在生活中还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生活,时时刻刻都有新发现;同时还要有严谨细致的态度,坚持不懈,刻苦钻研。”
侯毅给记者的感觉就是一个特别朴实的大哥哥,他没有所谓“好学生”的清高与架子,很安静。采访时虽然话语很少,但在涉及一些专业上的知识时,很耐心的给记者讲解,还很细心的为记者准备详细的材料。
在第四届“自强之星”的评选宣言上,侯毅写道“能力有限,努力无限”。是的,努力后你才会发现自己的付出最终都会转化成能力,你也拥有和以前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