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一线】商人的预科班——来自商学院张少楠老师的课堂一线报道
时间:2013-06-04 14:37:09
(新闻中心:吴小星 王贝贝)

    走进张少楠老师的课堂是周二的上午,为做好采访准备,笔者提前到达教室——北五教一教室。离上课时间还有10分钟时,400人的大教室已经是人满为患。笔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同学,大家对张老师的课评价都很高。下面,笔者就带领大家深入“国际结算”的课堂,领略商战中迸发的智慧。

老师篇:严谨与幽默并举

    休闲又不失品位,简单又不至单调,张老师为教室带来一股清新之风。浅褐色的衬衣,边框简洁的眼镜,以及镜片后炯炯有神的眼睛,无不透漏出他的睿智与自信。

    热情的老师总能把学生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老师在乐中教,学生在乐中学。张老师声音洪亮,即使是处在睡眼朦胧中的同学,一听见那雄浑的男中音也会瞬间清醒。那激情昂扬的语调,让每一位同学都难以拒绝课堂的魅力。

    张老师在幻灯片的制作上追求严谨与完美。他选取色彩对比鲜明的白底蓝字,使用少量商务化图片,整个幻灯片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他对幻灯片的讲解更具个性,有时是直接在幻灯片上做“笔记”,勾勾画画、圈圈点点,进行简单明了的分析。每一段紧张的文字讲解后,便有贴近现实的图片来缓解学生们的大脑疲劳。有时是新建幻灯片,一支红色的画笔在他的掌控之下或疾书、或旋转、或停顿,汉字、英文和图形被轻松玩转。这如游蛇般的笔触抓住了每个同学的神经末梢,教室里一片安静,讲到精彩之处时,坐在后排的同学的身体挺直,再挺直,向前,再向前。

    追求完美亦热衷幽默,张老师时不时地抛出一两个与专业知识有关的冷笑话,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在介绍保理对客户的益处时,张老师通过展现4个不同大小的炸弹图片和笑脸图片来表现不同的支付手段的风险性和客户的接受度。

    张老师主张把知识点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生动具体的理论讲解之后,更有联系实际,接近现实的案例研讨。在讲“保理业务的流程”时,张老师通过介绍一家在华投资公司采购物资遇到资金问题时的处理方法,来指出保理业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克服盲点并及时处理。

学生篇:专注而不失活力

    挺直的腰板,专注的眼神是每一位学生精神面貌的展现。

    环顾四周,笔者发现同学们都专注的盯着前方,手里的笔不时地在课本上勾勾画画。偶尔他们也会停下手中的笔,略作思考,或揉揉疲惫的眼睛。

    “国际结算”从开始到结束,课堂上只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老师的讲课声,一种则是学生的回应声。老师热情讲解,学生积极回应,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学生不只是盯着课本和课件被动的学习,而是跟随老师思路,时而深思、时而讨论、时而发表见解。

    一位同学说道:“张老师的课是大家抢选的对象,在他的课上你有时间理解并思考知识点”。课上分析案例时,同学们在一起热烈的讨论,然后大胆的发表看法与观点。而这个过程恰恰就是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老师讲课热情、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严谨而不乏乐趣;学生听课专注,踊跃发言,课堂安静而不失活力。这就是张老师“国际结算”的课堂景象。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