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耿晓佳)
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必须要立“志”。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于完成四年学业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是他们人生新的开始。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当代大学生必须深入地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就业形势,进行科学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做准备。下面就随笔者一起走进仇志伟老师的课堂。
理论指导实践
对于大学生们来说,选择进入校园继续学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希望自己毕业后能获得一个好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大学课程,对于指导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意义。职业生涯规划是针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指导个人确定的奋斗目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李开复在《关于职业规划》一文中写到:“在今天这样竞争激烈的环境里,‘阶段性规划’等传统做法僵化了学生对学习和工作的思维方式,妨碍了他们去主动了解和认识时代趋势,寻找自己的真正目标。一个对自己缺乏了解,也对社会需要知之甚少的学生,到了临毕业时,面对未来之路产生种种困惑、忧虑甚至失望就不足为奇了。”针对这种情况,李开复也对大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职业规划,从入学开始。”也就是说,同学们要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尽早开始自己的职业规划,用理性的思维和主动的态度,在深度认知、广泛体验的基础上,为毕业时的选择打下良好的基础。
仇老师在讲授《职业生涯规划》时,注重联系实际,采用实例教学的方法。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与案例相结合,根据典型案例分析从中运用的理论,使理论知识以生动活泼的面貌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悟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提供了一个案例范本。仇老师指出,《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知行合一的课程,它与实际紧密结合,在教授理论的同时,注重教给同学们方法,为日后学生选择工作时提供指导,进行科学的生涯规划。
授课形式多样
为了活跃课堂氛围,仇老师在授课时不仅仅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方式。在她的课堂中,常常进行师生间的互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性格对职业选择的影响,仇老师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做性格对职业选择的影响的测试,让学生们了解适合自己性格的职业。她特别强调,测试结果并不是说明你的性格只能做测试出来的相关职业,而是说明做这个职业的人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性格,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特殊情况。针对职业生涯规划是大班授课的情况,仇老师会在课上安排话题讨论,用讨论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讨论结束后由小组代表陈述组内成员的讨论结果。仇老师会根据小组代表的陈述情况,针对性的对发言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相应的提出完善意见。
除了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仇老师也会适当使用多媒体资料丰富课堂内容。在分析性格对职业选择的影响中,仇老师播放了《红楼梦》中关于王熙凤的选段,配合视频讲解分析王熙凤的性格特点,进而指出王熙凤的性格因素对她担负主持荣国府、协理宁国府重任的影响。仇老师的透彻分析,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性格对职业选择的影响,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以师之责育人
在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一个人想要寻求发展,只有善于对自己以及所从事的事业不断规划的人,才能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发挥自身的优势,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仇老师说,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必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选择起着重要作用。当前,这门课程在中国主要针对大学生,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前主动地培养所需要形成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日后能够胜任甚至出色地完成工作要求。在教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仇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自我分析、环境分析、行业分析和职业定位,用长远的战略眼光审时度势,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树立职业目标,能够选择适合自己并能为之奋斗的职业,走向人生的新开始!
三尺讲台默默耕耘,多年来育人无数,只愿每一个学子都能在人生的舞台展现自我,而她永远会为他们的人生喝彩!
【值班编辑:卢晓蕊】

仇志伟老师在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