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刘顺达 尹晓彤)
送走了炎炎夏日,迎来了清爽宜人的秋风。9月14日上午,记者踏着朝气的步伐,满怀对金融知识的渴望与期待,走进了金融学院闫教授的课堂,聆听了一次别开生面,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公司理财课。课堂上,闫老师以娴熟的授课技巧,实用的案例和生动的语言,就公司理论的内涵、目标、环境等课程前言内容娓娓道来,老师授课深入浅出,原本深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在这里,记者学到了新知识,而老师认真工作表现出来的的敬业精神尤其让记者感动。
温故知新,思考巩固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上课伊始,闫老师对前次课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洁回顾,并提出几个问题要求同学们思考和解答。老师的回顾和提问使同学们的思想和注意力快速转移到课堂里,头脑思索的“机器”随着老师的授课思路与要求一同积极“运转”起来。这一做法不仅凝聚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起到了温故知新的作用,它就象一个纽带,在新旧知识之间建起了沟通的桥梁,极大方便了同学们对课堂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了学习的灵感与信心。就连记者两位新来乍到的“新生”理解起来也毫不费力。一些人可能认为金融经济类的内容枯燥乏味,但是在闫教授的课堂上,通过对知识系统式的展示,引用多方面的典型事例,并以精心设计的幻灯片的形式播放出来,思路清晰,环环相扣,不仅易学,且生动有趣。

闫老师在课堂上
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闫老师一直认为,以生为本,传道、授业、解惑,是教育的本义,更是教师职责的基本内涵。教师要始终把学生作为课堂围绕的重心与根本,要依据如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来组织教学内容,有效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努力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为了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对事物或问题鉴别、判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针一个问题,闫老师常常引导大家从多个视角展开分析。为了提高授课的可接受性,闫老师非常注重“因材施教”,既对不同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基于课程重心和主线,不同的教学方法相系关联,相互协调,可以把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衔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丰富完整的知识体系。闫老师告诉记者,这方面,说起来容易,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需要教师艰苦和持续不懈的默默付出。

闫老师在课下为学生讲授知识
理论寓行,实践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理论照进现实,闫教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鼓励同学们广泛的开展实践活动,为以后走出校园做好充足的准备。而在课余时间里,闫老师嘱咐记者要多读多看,努力丰富、夯实自己的知识储备。闫教授希望同学们能看清大方向,将人生的选择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
聆听老师的精彩讲解,记者收获了专业知识;老师的谆谆教诲又带给记者对人生、对事业深深的启迪与思考,特别是老师认真教学所表现出来的对教学教育事业的执着,让记者对“知行合一”的内涵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和体验。
九月过半,请送我们一段安静的时光,继续记者的梦想。同时,祝愿闫老师身体健康、桃李满天下。
【值班编辑:刘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