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彬彬,谆谆教导——走进旅游学院副教授孙振杰的课堂
时间:2017-12-12 11:09:46

(新闻中心记者 尹晓彤 王玉杰)

    尽管已是冬季,但阳光温暖明亮,照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同学们怀着对旅游知识的好奇与期待,走进了旅游学院孙振杰老师的课堂。今天,老师将进行一场关于河北风采的旅游讲授。

语言幽默,良师益友

    一进教室,严谨而又不失生动的教学吸引着我们。孙老师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采用PPT教学,展示授课内容,不仅使同学们一目了然,还用各种旅游图片使课堂更生动。同学们都昂起脑袋认真听孙老师介绍河北特色风俗及美景建筑。“外八庙的由来”原本是枯燥乏味的基础理论,孙老师却能将它讲述得丰富多彩,像是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一样。孙老师又引导同学们总结承德乃至河北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促使同学们深入地思考。


上课中的孙老师

    课堂上,孙老师始终面带微笑,给人一种平易近人,温暖和蔼的印象,没有严肃苛刻的神情。孙老师不仅是同学们尊敬的教师,更是可以互动的好朋友。

高效互动,激发潜力

    现在很多老师的一味填鸭式教学似乎已不太适宜,孙振杰老师采用同学准备、同学讲课、老师补充辅助的方式,不仅使课堂更有活力,还使同学们全神贯注,认真听课。同学们自己备课讲课,印象会更加深刻。这种方式鼓励同学们发言讲课,更能锻炼他们的能力,激发潜力。

    孙老师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完善;同学们突破紧张情绪,积极互动,更是成长!潜力无限,思维无限,成长更有无限可能。正如孙老师上课时说的,旅游业的发展过程可能与游客的成长过程有某种关联。

举一反三,鼓励思考

    当孙老师谈到教学目标时,他说:“我希望可以通过河北旅游这门课让同学们举一反三,更好地认识其它地区乃至世界的特色。”是啊,记住知识并不算真正学会,可以灵活的运用才是吃透知识,彻底掌握知识。在课堂上,老师循循善诱,鼓励同学们独立思考,养成良好的思辨习惯。“人为什么要出去旅游?”孙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引人深思,可能有无数种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或许没有对错,没有正确答案,只要你自己思考了,认真找寻答案了,那就是对的。


记者提问

    孙老师一直坚持教学工作以育人为本为根本,着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孙老师也表达了对同学们的美好祝愿。他希望通过学习河北旅游这门课,能让同学们举一反三,形成区域旅游分析的一般思路,更好地认识其它地区旅游资源及旅游业。最后,希望孙老师桃李满天下,健康快乐!

【值班编辑:尹晓彤】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