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河北华通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志强
(新闻中心记者 李杰 聂瑞敏)
河北华通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是一位学者型的企业家,一身儒雅之气的他不像商业中人,举手投足之间更像一位学者。
在同事的眼中,他是一个知人善任、平易近人的好上司;在家人的眼中,他是一个负责任的好丈夫、好父亲;而在他自己看来,他只是一个在努力修行自我的普通人,也许在事业收获了成功,但他的修行之路却远远没有到达尽头。
年少立志,知人生有所为有所不为
1975年11月,蔡志强出生在河北行唐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没有殷实家庭背景的他很早就懂得了审时度势,为父母亲人分忧。上初中时,蔡志强对自己的境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家是农村的,但是有很多亲戚朋友却在大城市里生活,他们的条件比较优越。”说起略显清贫的过往,蔡志强的脸上仍然带着淡淡的微笑,“这些现实并没有让我失落不平,反而对我产生了很大的鞭策作用。”
年少即立志,立志则人强。从那以后,家人眼中的蔡志强渐渐成长为一个知学上进的男孩,虽然还是偶有调皮捣蛋,但他的眼神却变得坚毅起来。那时候,蔡志强已经在他的心里立下了考上大学、改变家庭境况的志向。
但是,对一个精力旺盛、好奇心重的男孩来说,求学之路毕竟艰涩苦闷。高中时,他领略了由“年少轻狂”一词衍生出的肆意与无畏,“学校那时候实行住宿制,大家都是一个宿舍的,所以舍友在一起玩,自己也不好意思不跟着去。”
“到了高二,同当时的许多年轻学子一样,与伙伴们一起疯、一起玩,或嬉笑怒骂,或拉帮结伙、打架斗狠,甚至还时髦的谈起了对象”,从蔡志强的讲述中,他流露出了怀念,同时也感到怅然,似乎连他也不敢相信自己年轻时那么无所畏惧过。
虽然蔡志强是一个爱玩、会玩、敢玩的人,但他却始终明白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应该做的是什么,并且愿意为之付出。
“别的同学只是玩,我会挤出时间来学习,大家的目标不一样,选择也不一样。我要考上大学,改变命运。”在当时那种纷乱纠杂的学习环境中,静下心来读书很不容易,但蔡志强没有忘记过自己的责任,应该承担的,他不会逃避,也不会推卸。付出会有收获,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高二那年的期末考试,他的成绩让学校的许多老师和同学惊诧———年级第五。之后,他进入学校重点班,拥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对于自己的成功,蔡志强这样总结。
因志而强,蔡志强的人生注定与别人不同。“知有所为有所不为”,蔡志强懂得人的一生中总是有太多的原因让自己迷失方向,有太多的理由让自己做不出选择,而他一直在做的只是坚持本心。
身心兼修,知行合一,服务集体为大家
厚积薄发,经过高中三年的奋发拼搏,1994年,蔡志强最终以574分的好成绩被河北经贸大学(原河北财经学院,拥有河北“小清华”之称)录取。这些成绩足以让蔡志强骄傲,但他并没有沉溺其中。
“班里还有考的比我更好的,我的成绩排名并没有在前面。”当其他同学因为步入了理想大学而沾沾自喜时,蔡志强却因为看清楚了自己的位置,主动调整好了心态。
入学时,与许多父母亲送的同学不同,蔡志强是一个人独自来学校报到的。当时负责他的班主任吕银芳老师看到了这个情况,并暗暗记下了这个目光勇敢坚毅的少年。
后来,经过与吕老师积极主动的沟通,蔡志强成为他们宿舍的舍长,负责协调8个性格各异男孩的学习与生活。宿舍长的担子说轻也不轻,值日打水、作息排表,很多时候,这些没有人愿意干的活儿都得他亲自做。虽然繁累,但他骨子里的那股农村人的韧劲与朴厚让他坚持了下来。
之后,蔡志强又当选了班里的宣传委员和班长,任务更重了,但用他的话来说,“多做就是福,班里有41个人,做得多了,别人都会说我这人还行,这些经历使我后来拥有了一笔不小的收益。”蔡志强不是不懂得清闲的好处,他只是不敢松懈。对于他来说,大学是人生的一块重要跳板,是他成长的重要平台,他必须把握好。
当时,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蔡志强的大学过得并不轻松。4年里,他在老火车站的餐厅里当过服务员,做过家教,也做过软件和软盘的销售,除了刚来学校报到时的500元学费,其他学期的学杂费大部分都是他自己挣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想过放弃,艰苦的大学生活赋予了蔡志强很多,他也承担了很多,他锻炼了自己,也影响了别人。
择业立人,创业立心,超越自我勇向前
同其他同学一样,毕业后,蔡志强也经历了很长的迷惘期。而在他择业和就业的过程当中,其中的两次事业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或者说,改变了他的一生。
第一次抉择发生在蔡志强毕业那年,军队来学校招收文职军人,对他来讲,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但相比较于中外运河北分公司抛来的橄榄枝,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我的身体素质很好,所以当时负责招兵的军官非常愿意带我走,但是考虑到退役后所必须面对的二次就业,我还是听从了父母的意见。”谈及在中外运的工作经历,蔡志强目光深凝了下来,“专业不相符,挣的钱也不能满足日常需要,才400元,当时的心情怎么说呢,很低落。”这份工作蔡志强最终只干了半年,他知道自己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第一次择业的失败并没有使蔡志强气馁,经过深思熟虑,他选择了与自己专业对口的一家北京的科技公司。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后,他进入了西门子公司,负责大楼的机电设置。当时,西门子公司在河北有办事处,所以蔡志强回到了河北发展。一路拼搏,从河北项目的技术员,做到项目经理,又到办事处的项目总经理,最后是办事处主任。在谈及工作上取得的成绩,蔡志强的语气里带出了些波澜,他为自己能在失败后取得成功而骄傲。
“志得意满”大概是蔡志强那时的全部心情吧,可惜现实是残酷的。很快,他再次面临了事业上的第二次抉择。由于西门子公司华北区负责人的更换,所以河北办事处面临着取缔的命运。一时间,回北京总公司重新开始,还是自己成立做公司,成为了蔡志强的两难选择。每一条路都不好走,但他必须做出抉择。
2005年,蔡志强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注资100万,依托美国霍尼韦尔、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技术,以及自己在河北的人脉关系,成立了河北华通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做大楼中央空调的自动化控制、建筑智能化,那年,他32岁。
在2006年年底,蔡志强在一次论坛上偶然了解到,国家正大力提倡节能环保,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们开始着力为企业提供节能减排解决方案,但如果没有政府搭建平台,单靠企业自身发展速度还是很慢。
蔡志强至今还记得刚开始做项目时,说服企业接受他们提供的专属节能方案是怎样的辛苦。蔡志强告诉他们的客户,前期不用企业出钱,他们先为其设计节能方案并免费进行整体项目的实施,如果实现节能,他们将从节省下来的费用中提取一部分费用。对于企业来说是零投资、零风险,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企业不理解、不接受,只有少数相对开明的企业主接受他们的项目。
随后几年,凭借着在技术上的提高和营销渠道方面的突破,蔡志强以及他带领的团队在专利研发和市场开拓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截至目前,公司拥有了包括针对余热综合利用、工业循环水节能、中央空调模糊控制系统、电梯节能等多项国家专利,公司通过一系列节能工程的实施,共计节省用电约1.8亿千瓦,折合节约标准煤近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碳等废气排放约5000吨。
对于蔡志强来讲,这些择业和创业中的经历与成功并不能说明什么,只是教会了他做一个怎样的人,正如他所说的,“一个人的一生要不断的设立目标,改变自己和自己的一些想法、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的超越自我,突破困难。”
蔡志强(右一)在工作现场检查工程质量
诚义立企,儒道修身,心怀善心以济天下
年少时,蔡志强热爱运动与篮球,喜欢在职场上拥有所向披靡的刺激感;如今的他喜欢上了修身养性的太极拳,学习研究起了孔孟之道。
“儒家的‘仁爱’主张、道家的‘无为’思想,这些道理用在企业管理中也很实用。”谈到自己现在正上的国学课程,蔡志强嘴角的笑纹深了许多,每个月,人民大学国学院的老师会带着他们出去游学三天,游学的方式有很多———转呼啦圈、丢沙包、碰拐子……很童真。“我们每个人在课堂上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没有伪装,没有目的。”蔡志强边说,边拿出自己的手机,播放了他们游学时的一段表演视频,很难想象,一个公司的老总会有这么稚子童心的时刻。
以前,他的得失心特别重,对顾客没有什么感恩,只注重利益,态度不够恭谨,没有畏惧,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当谈到国学课程给他和公司带来的益处和改变时,蔡志强的话语明显变得多起来,“学习了儒家和道家思想后,我学会了放下,学会了辩证的看问题,所以利益心也不再那么重,知道了作为一个总经理应该学会善于用人,而不是把所有的工作都揽在自己身上。而且,我现在做决定一定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多数人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自己。”
他不再注重名与利,而是开始注重反馈社会,做公益,而且是从内心去做,没有任何目的地去做。至今,蔡志强还记得自己资助的一个农民工孩子的家庭情况,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他的父亲却在他出生没多久后抛弃了家里人。孩子的母亲患有小儿麻痹症,靠70多岁姥姥的退休金和低保来维持生活。他们一家住在支农路小学后的省二监狱的宿舍里,除了一些破旧的家具,其他什么东西也没有。“当时我感到很震撼,我没有见过如此艰难的家庭,从孩子身上我可以看到什么叫做坚强,当时我真的应该带我儿子过来,对他也是一种教育。”蔡志强说,最后他留下了2万块钱,给这个家庭拍了一张照片后悄悄离开了。
用蔡志强的话来讲,他做的很少,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且收获大于付出,因为他通过这些公益活动净化了自己的心灵。确实,在这个日渐浮华的世界里,对他人的仁爱之心不能轻易丢弃。
以“儒”为魂,以“道”为本,致力于企业管理
“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而‘仁’的偏旁为人,重在以人为本,而‘仁’字的另一半为二,重在他人,‘仁’的核心思想为,一定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多数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能只顾自己,要顾全大局。”蔡志强说,前些年公司在运行出错时,他几乎全部都是批评和指责,蔡志强常常以个人的尺度来衡量别人,总是觉得别人不如自己。经过两年多的国学学习,蔡志强渐渐改变了以往的作风。
2012年,他们公司在唐山东海钢铁做项目的时候,由于对厂子情况调查的不够仔细,设计安装不够严谨,导致了一些环节上的失误。他们改造的16台设备,有4台出现了错误,直接亏损120多万。相关负责人回公司后,蔡志强并没有发脾气,他深知项目负责人一定很失落,如果再去追加责任,只会给他们雪上加霜。蔡志强同他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去科学论证,重新检测,把4台设备重新安置,总结他们这次失败的原因,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经验。
“道家讲,‘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按客观规律办事,客观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谁的就是谁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万事万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客观看待每一件事,好坏两面都要兼具,而怎么样去把握好与不好的变化,就应该掌握它的道,按道去做,就是德,按道去做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蔡志强说,他之前在公司很多事情都放不下,万事都得自己出面,生怕别人做的不好,每天超负荷的工作量常常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如今他懂得了放下,项目中标,他会把项目做一个大体规划,然后选择合适的人选,交给他们去做。而项目不中,他则常常这样告诫自己:“一件事,成与不成一定有它的道理,没成,一定有没成的道理,一定得反观自己,问题出在哪儿,总结经验,也许这次不中,意味着下次会中更大的标,而我们所做的就是具备一些成的条件,等到下一次会做的更好”
2012年东庞矿项目,蔡志强定了大体方向后,把其余工作便全都交给了相关人员,之后的招投标、设计、运行都是让他们自己做,大家各自其责,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整个链条很顺利,最后项目顺利完成。
恭谨,感恩,畏惧……采访中接触到的蔡志强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个怎样的集团领导者,但是,通过他的一言一行,记者看到了他作为一名学者型企业家身上所彰显出的儒商精神,也看到了新时代儒商崛起的希望。
■ 主人公语丝:
1.我们每一个人就是一朵花,要不断的去浇灌自己,营养自己,使自己的花朵更芬芳,自然会有一些蜜蜂、蝴蝶来这里,不用自己去寻求。
2.多做就是福,做得多了,别人都会说这人还行。
3.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而‘仁’的偏旁为人,重在以人为本,而‘仁’字的另一半为二,重在他人,其“仁”的核心思想为,一定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多数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能只顾自己,要顾全大局。
4.道家讲,‘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按客观规律办事,客观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谁的就是谁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万事万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客观看待每一件事,好坏两面都要兼具,而怎么样去把握好与不好的变化,就应该掌握它的道,按道去做,就是德,按道去做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
蔡志强为学弟学妹送上了自己寄语——
1.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给自己制定目标,脚踏实地一步步来,可以自信但是不要自傲,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
2.毕业生不要冒然下海创业,一定要有计划和安排,创业是实习阶段,而不是摸索阶段。
蔡志强和新闻中心记者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