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李鑫 张迎媛)
编者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社会上的各种媒体应运而生,高校里的校园媒体也如雨后竹笋般涌现,我校学生自办的《求索报》、《新周报》、《四季风》便是其中的代表。
求索报

求索报社社徽
求索报社是河北经贸大学青年学子于2009年5月4日创办,是学生自主领导的大型校园传媒社团,受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的指导,以“培养有志有为之青年,促进思想舆论之自由,关注国计民生之发展,高扬人文民主之精神”为宗旨。
2009年5月,求索报社人员乘火车南行1000多里至共产主义小社区“红色亿元村”——河南省漯河市南街村进行一系列采风活动。5月22日,求索报社成功组建了“求索自行车远征队”,不仅走访了岗南水库移民村韩庄,并且深入太行山区贫困村庄乱石沟,历时2天半,行程300多里。
2009年5月28日至6月2日,求索报社举办了为期五天的采风图片展,在经贸校园引起轰动并得到经贸广大师生的认可和赞许。
2009年9月,《求索报》第一期顺利发行,并举行了首发仪式。且于当月进行纳新活动,招纳近90名新成员。
2009年11月,《求索报》第三期顺利发行,其中刊载的关于图书馆占座问题的评论,引起关注,而后在图书馆的配合下,占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010年4月,《求索报》刊登有关校内水果摊问题的评论,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2010年4月,报社举行第二次采风活动,地点为河北省行唐县,拜访了被北京大学《当代私塾调查报告》称为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私塾学堂—明德私塾,并与私塾创始人傅路江进行了交流。
2010年5月,《求索报》第六期顺利发行,其关于经贸铁通垄断、费用高等问题的报道和评论引起了铁通公司石家庄分公司的高度重视,而后铁通公司石家庄分公司副总经理及各部门经理与求索报社代表举行会谈,最终确立了增加流量和提供电影网站免费观看电影的方案。
2010年10月《求索报》第八期,求索报社记者队对经贸后勤服务公司进行采访,反映了大学生宿舍存在的水电改革等问题,达到了良好的启示作用。
2010年10月,求索报社承办了“兴业银行杯•激扬青春”校园文学作品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400余篇,经过重重筛选,最终产生24篇获奖作品。
2010年12月20日,燕赵都市报手机报举行第一届河北省高校主题征文比赛,求索报社成为河北经贸大学长期承办社团,并获得优秀组织奖。
2011年1月1日,求索传媒网正式成立,并在校内招募网站策划、开发和维护团队,进入线下测试阶段。
……
“求索”不仅需要求索人的悉心经营,更离不开经贸广大师生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求索报社全体成员对支持求索发展的个人、团体致以诚挚的感谢与崇高的敬意。
新周报

新周报社社徽
《新周报》始创于2004年,是一份完全由学生自主创办、自主发行的集新闻和文化于一体的综合类报纸,隶属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教学兴趣小组,创报人为潘元俊,办报宗旨为“新锐,我们一直在追求!”。2004年3月24日创刊时,报刊名为《每周一报》,第4期正式更名为《新周报》。
2005年3月,《新周报》创刊1周年之际,周涛等人持人文学院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本人身份证和刻章信息卡,经由石家庄市新华区公安局审批,被获准刻制公章,此章在保密室附模备案之后正式启用。河北经贸大学《新周报》报社公章的刻制,标志着《新周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也标志着她正式成为一份校级刊物。2005年下半年,《新周报》更为16版,其中有8版是广告,单期广告费高达1200元。社长周涛大胆改革,社内制度逐步完善,针对各部分别推出了“稿费公开制”、“补助加奖金制”、“广告提成制”等制度。
2007年3月,报社再次进行机构改革。将编辑部和记者部正式合并为采编部,并实行责任编辑与双重审稿相结合的报社管理机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008年5月,《新周报》内容再次改版。麦田版横空出世,凭借深度的思想、幽默的言辞等优势,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关注与一致好评。
2009年,新周报社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使其发展进一步规模化、正规化。档案管理制度将详细记录报社发展的过程,为报社的传承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0年5月,郑惠之接任社长,新一期报纸登出了新周报报徽,为报社的发展带来新的气息。报徽是一个“新”字的变形,它与《新周报》的名字相吻合,寓意是希望每一位新周报人都能收获知识、提高能力,更希望每一位成员都能推新出奇,让《新周报》发展得更好。
10月,在主编赵叶星的积极倡导及宣传部长、动态版长的大力组织下,新周报社成立访查组,主要进行校园新闻报道和热点专题调查。同时,动态版全新改版,以经贸校园新闻报道为主,主打经贸特色。
《新周报》报社现有采编、美编、广告、企发、宣传五个职能部门。报纸内容现涵盖“头版、校园、色彩、麦田、访谈、动态、空间、原创、休闲、广告”11个板块,共十六版。报纸每月发行1期,月初发行,每期3000份。
四季风

四季风招新现场
《四季风》报社是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院报,隶属于人文学院团总支,是由学院创办、资深教授统一指导、学生自主参与编发的报纸。《四季风》创刊于2003年3月,每月1期,于2005年创办副刊《飞扬四季》。自创刊以来,经过四季风人的勤奋耕垦,由最初的两版扩加到十六版。《四季风》始终奉行“尽心尽力为大学生办实事”的宗旨,形成了以学生原创为灵魂支撑、最新国内外新闻为点缀、校内外焦点为主线的办报风格。
作为学生独立运作的报纸,其精神继承了人文学院院训:明德博学,人文日新。四季之风,与众不同。缘结四季,风采飞扬。同样的四季,不一样的风景!这便是四季风名字的独特内涵。
《四季风》报社由记者部、编辑部、网编部、外联部、秘书处(后改名为组织部)五个部门组成,部门之间各司其职,共同携手为建设一个专业的报社而孜孜不倦。直至今日,四季风已伴随经贸学子走过了十年春秋。
2003年4月,河北经贸大学四季风报社在人文学院领导的帮助下正式成立,获得人文学院唯一院报资格。
2004年9月,《四季风》迎来了第一届新成员的加入。
2006年12月,四季风成员自发组织去神学院参观。
2007年12月,《四季风》举办了期末内部交流会。
2008年5月,《四季风》报社全体成员一起为汶川地震默哀,并在韶华路为受难的四川同胞举办了大型捐款活动。
2009年3月,《四季风》成员走进河北青年报社参观学习,为日后工作积累了经验。
2010年11月,《四季风》举办庆祝“记者节”活动,社内成员积极参与,欢庆节日。
2011年3月,四季风受河北卫视邀请,参加了河北省著名读书栏目,与众多作家共聚一堂。
……
“手执三寸笔杆,充当师生喉舌”,这应该成为每个传媒学生的责任,更应该成为一种激励,我们应当鼓舞学生自发组建的报纸团体发挥出它应有的力量。
【责任编辑:吴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