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说“法”——访法学院郭广辉、任成印老师
时间:2013-05-23 17:16:35
(新闻中心记者:叶世琳 陈陪玲 武媛)

编者按:“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法学总会给我们一种严谨,肃穆,神圣,不容亵渎的印象,那我们河北经贸大学的法学院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她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解开她的神秘面纱。

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共由三部分组成,即:原河北财经学院(现河北经贸大学南院)的经济法系、河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现河北经贸大学东院)的商法系和原河北经贸学院(现河北经贸大学本部)的经济法教研室。1995年合并后称经济法系,1998年改称法学院。
 
南院的经济法系
——访现任法学院院长郭广辉教授

郭广辉(南院经济法系创始人之一):1984年毕业于河北财经学院并留校任教,任教期间自学攻读到西安交通大学经济法学的博士学位。1993—1995年任经济法教研室主任,经济法系副主任;2004年任马列部书记;2008年任法学院书记;2011年任法学院院长。

郭广辉教授近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深入,我国要逐渐建设成为一个健全的法治国家。为了给国家培养更多的法律人才,很多高等院校都纷纷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法律专业。我校为了顺应这一形势,于1983年组建法学教研室,1993年发展成为经济法系。1983年组建的法学教研室分为工商管理教研室和经济法教研室,而后教研室不断发展到7个,现精简为5个。开始招生有2个班,而后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旺盛,生源不断增加,最多的一年竟达到12个班次,创了学校创建以来招生人数的新高。课程设置是以经济法为核心。因当时还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最开始的老师大都是分配来的,而且数量很少。

“当时正值中国法律事业的生长期,我国法律变化很大,一直处在不断修订中,因此教材的变化也很大;当时老师人数还少,老师的工作量很大。那时我校刚建立法学专业,对外联系很不方便。”郭老师颇有感触地说,尽管条件比较困难,但老师们依然尽职尽责,用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最后创造了招收12个班的新高。

1995年合并后经济法系是南院专业中第一批搬到北院的。
 
东院的商法系
——访民商法教研室主任任成印老师
任成印(东院商法系创始人之一):1990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业。1993年任东院教研室主任,1995年至今任民商法教研室主任。

任成印教授近照
 

东院的商法系成立于1993年,当时的商法系和马列教学部合在一起。专业设置是商法专业,教研室只有一个法律教研室,课程设置上同样是以法学为主干课程,包括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课程,并且设有法学特色课,包括公司法、破产法、票据法、保险法等。每届招生两个班,学生总数不到100人。当时实行专科两年制,东院共有4届商法专业的学生。1995年合并后商法还留在东院,1996年招收了最后一届学生,而后东院改为了继续教育学院。当时初建商法系时也遇到重重困难,其中师资问题最为严重,当时的教师只有17、8个,纯法律的老师只有7个,一个老师就要教授3、4门课程。
1995年合并后全国开始统一规范课程,专业名称也统称为法学,课程设置不断完善丰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整合。现在我校法学院作为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基地,也组建了国家级教师团队,并且正在积极争取博士点的授权。
经贸六十年的发展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值此校庆之际,两位老师希望法学院能够与经贸共发展、同进步,希望法学院博士点的申报能够早日批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