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稳步推进我校“新财经”教育改革,校领导本周主持召开“新财经”教育改革系列会议,研讨“新财经”教育改革实施办法,围绕“新财经”学报选题、研究生新财经教育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与工作部署。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兵主持召开新财经教育改革研讨会,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室、社会治理研究所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院负责人及相关研究人员参会。刘兵指出,“新财经”教育改革是我校开辟新径、变轨超车的重要机遇,必须利用好与教育部合作共建新财经本科教育实验基地这一平台,大胆探索、先行先试,通过绩效工资改革、实施年薪制激励、引进培育高素质人才,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持续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有力支撑学校主流学科的发展和申博工作,同时也要学习兄弟院校经验,补短板、强内涵、追先进、争前列。“新财经”教育改革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构建多学科、多专业交叉的财经学科结构,探索产教融合、教研结合的多样化财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财经知识、信息技术、家国情怀、职业素养、国际视野,能够引领新经济发展的卓越财经人才。
刘兵强调,开展“新财经”教育科学研究必须注重质量,着力打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研究队伍。专职教师除承担教学任务外,也要围绕“新财经”教育改革进行科学研究,并向科研成果索取教学资源;专职研究人员要参与人才培养特别是研究生培养,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打造“金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在大报大刊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围绕我校“新财经”教育改革发声,从而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
副校长武义青分别主持召开经济学科片、管理学科片和非经管学科片三场2021年新财经选题研讨会,学报编辑部、经济与管理编辑部、学科建设与学位管理办公室、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室及各相关学院负责人参会。武义青指出,在新财经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三刊需要从内容到形式、从整体到细节进一步提升与创新,更好地为学科建设服务,为学校新财经教育改革服务。
武义青要求,三刊必须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发展理念和学校发展布局,从“建党100周年”“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确立2021年新财经选题。栏目设置要体现时代特色,将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学科导向相结合,既考虑学校现有学科的设置情况,又要对标二次文献转载刊物的栏目。编辑部要通过向校内知名学者约稿,反映学校优秀学术成果,并与各学院互利共享、协同合作,通过“办会”“跑会”“抢稿”,追踪各学科高端学术会议的新观点新理论,关注热点和前沿,提升刊物影响力和知名度,使我校三刊发展迈上新台阶。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和志强主持召开研究生新财经教育改革座谈会。研究生学院、学科建设与学位管理办公室,以及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会计学院、旅游学院等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负责人参加会议。和志强认真听取了各单位情况汇报,肯定了有关单位在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有益探索,阐明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重点目标任务,要求各单位全面梳理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并就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学分配置、研究生与教学科研团队深度融合、制订研究生培养标准化体系等方面深入探索,建言献策。
座谈会上,研究生学院负责人认为研究生教育应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结合我校“新财经”教育改革实际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工商管理学院负责人介绍了在探索“新财经”改革中的经验和设想。各参会单位分析了本单位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并提出了“新财经”教育改革思路。(学报编辑部 研究生学院供稿 编辑:段盛杰)

刘兵主持召开新财经教育改革研讨会

武义青主持召开2021年新财经选题研讨会

和志强主持召开研究生新财经教育改革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