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法学院邀请我校计算机中心副主任侯少杰作题为“区块链技术探讨”的线上学术报告。法学院副院长李大庆主持,学院人工智能法学实验班、研究生、教师共100余人参加。
侯少杰以区块链技术经典案例——“玉石村的故事”为起点,围绕区块链的起源、区块链相关技术介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区块链3.0展望四个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他在讲座中指出,区块链技术最初的起源是“密码朋克”,即使用密码技术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唯一性、智能合约、去中心化的特征,会对我国公民信息保护、资产登记和金融领域带来重大变革,从而导致我国公法的改变。他强调,区块链1.0是比特币,以去中心化为核心;区块链2.0是以太坊,以智能合约为中心,通过自治实现交易;区块链3.0最大可能是类比云服务平台,以价值交换为核心,更多地应用到法律和其他非金融领域。但是,无论区块链技术如何发展,都需要我国法律从立法上对其进行规范和保护,让区块链技术扬长避短、物尽其用。报告最后,冯志强老师、林群峰老师、贾玉平老师、任成印老师、程磊老师与侯少杰副主任进行了热烈地讨论。李大庆副院长对本次报告作总结,他表示本次报告对区块链技术的讲解通俗易懂,加深了同学们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和运用。
本次学术报告是河北经贸大学校内“双百”论坛的重要学术活动,报告使老师和同学们对区块链技术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对丰富人工智能法学实验班的教学方法和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供稿:法学院)

讲座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