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廖申白教授在学院会议室作题为“‘为学由己’与‘和而不同’——我读儒学一点体会”的学术讲座。科研处副处长王青原,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武占江、副院长刘彦平出席,学院部分教师代表和近30名研究生聆听。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柴艳萍主持。
廖申白结合自身长期对希腊哲学的研究,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为学由己,和而不同”的观点。他从“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学”之所为、“学”与“为学”等几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为学”是孔子对人生实践的表达,阐述了“诚由己”、“为善为仁”、“由乎己”的涵义。廖教授从与普通人交往和与同道之人交流两方面解释了“和而不同”中“和”的内涵,指出研读儒学是为了内心的充实,而不必视儒学为宗教。
柴艳萍作总结发言。她希望广大师生无论为学、为事、为善都要以为己的态度,将“能不能”转变为“想不想”的过程。(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胡亚奇)
【值班编辑:田皓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