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张林华 王锦华)
被冷风肆虐着的寒冷冬夜,因为两人的敞开心扉而温暖。记者和郝阳光初识于留学生公寓门口,成熟稳重、颇有绅士风度的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初次见面,但却如同老朋友般亲切,这种亲切感也让他们很快开始了交谈。
(郝阳光)
追逐梦想——永无止境
2016年9月,郝阳光离开家乡,怀着对梦想的热忱和对中国的期待,和同伴来到经贸。来中国之前,郝阳光在尼泊尔孔子学院进行了为期几年的学习,并获得奖学金。积极上进的他不仅参加汉语水平考试,还参加了中文演讲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郝阳光向记者说到,他在尼泊尔时从事的是导游工作,也曾经做过三个月的翻译,阅历丰富、勇敢无畏的他前几年曾在中国的广州闯荡经商。如今,他来到经贸学习汉语。除了觉得有趣之外,也是为了以后的事业铺路。他在梦想的路上,敢拼、敢闯,永不放弃。
阳光生活——精彩纷呈
成熟稳重的他也很风趣幽默,当记者问到,喜欢的食物时,郝阳光与其同伴笑着说道:“如果我不在教室,也不在宿舍或操场,那我一定是去吃鸡公煲了”。此外他不喜欢甜食,也不吃牛肉。米饭、油条加牛奶是他的必备早餐。
在经贸,郝阳光经常去的地方是后花园,他告诉记者,喜欢迎着星星点点的灯光散步,一个人走着,插上耳机惬意地听歌,思考着什么,然后享受和自己独处的时光。晚上七点多吃完晚饭,郝阳光喜欢和同伴去操场打羽毛球,踢毽子,即使在大雾霾天,也乐此不疲。
本来就喜欢拍照的他被经贸的银杏林吸引,忍不住在上下课的路上驻足拍照。郝阳光笑着说到,郝阳光这个名字就是他对生活的态度——阳光快乐、积极进取。当记者问到,最想干的事是什么,郝阳光的回答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年轻的时候就该多出去看看。他就曾去过广州、河南开封、北京,并计划下一站去西安。当了解到记者的家乡在西安时,郝阳光既惊讶又高兴,并说道,有机会一定要去西安看兵马俑,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异域风情——文化碰撞
当记者谈起尼泊尔的旅游景点及文化特色时,郝阳光激动万分,热情地向记者介绍。首先介绍的是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市区坐落于谷地之中。四周群山环抱,到处苍山翠柏,阳光灿烂。并且加德满都是拥有1000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以精美建筑艺术木石雕刻,而成为尼泊尔古代文化的象征。
其次,主人公还绘声绘色的向记者描绘了一个极其有趣的自然景观。他讲到,作为尼泊尔标志的鱼尾峰因为形状酷似鱼尾而得名,在当地人心目中是一座神山,并当即给记者看了鱼尾峰的照片。
他说,尼泊尔在每年的11月1日会迎来他们的传统节日——灯节。这一节日为期五天,是尼泊尔第二大节日,非常具有尼泊尔的传统文化特色。根据当地习俗,灯节的第一天被称为乌鸦日。由于相信乌鸦是神的使者,这一天当地人有拜乌鸦,为乌鸦准备食物的习惯。灯节的第二天,人们喂食、祭拜狗。第三天的白天,人们拜母黄牛,晚间妇女们点起盏盏明灯祭拜财神。第四天人们参拜公牛。最后一天被称为兄弟节。这一天,兄弟姐妹们点红点、互赠礼物。说到这里,郝阳光感叹道,此时很想念自己的兄弟姐妹。
中尼友谊——源远流长
中尼友谊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喜马拉雅山让我们心手相连。郝阳光告诉记者,早在1500多年前,中尼就开始友好交往。公元5世纪和7世纪,中国高僧法显、玄奘曾先后赴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蓝毗尼礼佛求法。双方的这种长期交流交往,促进了两国文明的繁荣发展。
中国与尼泊尔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建交以来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树立了邻国间和睦相处、互利合作的典范。近年来,中尼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彩,双边贸易、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中尼在多个领域的务实合作得以推进。双方正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十三五”规划同尼泊尔国家重建和发展规划对接,加快构建中尼自由贸易区,推进尼灾后重建和中尼产能合作,切实打造中尼命运共同体。
采访结束了,记者和郝阳光也成为好朋友。记者衷心祝愿郝阳光的留学生活圆满顺利,早日实现梦想,也祝中尼人文交流与双边经济合作更上一层楼。
【值班编辑:张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