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梦想而执着——访尼日利亚留学生bolu
时间:2016-04-20 10:00:28

(新闻中心记者 张林华 罗开莲)

    春天的昼,满富生气;春天的夜,满是生长。记者和本次要采访的主人公相约在满是春天气息的经贸操场。戴着耳机的他站在操场路灯下,初次见面便令人感到与众不同。怀着好奇的心情,记者开始了与波罗的交谈。


波罗生活照

 

极具天赋 精通语言

    为了学习汉语,波罗从尼日利亚来到这片梦想的土地——中国。2015年9月,荣获孔子学院奖学金的他远赴中国留学,学习汉语专业。他很刻苦,来到经贸短短7个月的时间便练就了一口流利的汉语。除此之外,他还参加了孔子学院举办的汉语水平考试及汉语水平口语考试。他说对于外国人来讲,这种考试在汉语考试中的级别是最高的,言语中透着自信和谦虚。

    不仅如此,除汉语外,他还精通法语。今年才23岁的他,在记者的赞美中,表现得十分谦虚。他想继续申请奖学金,在经贸学习新闻专业。波罗在课上学习十分认真,课下,他的大部分时间也在学习。他告诉记者,平时他会通过看中国电视剧以及听中文歌曲的方式来学习汉语。谈到未来,波罗说他打算回国创业,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努力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客居中国 乐观生活

    来到中国后的他对气候有些不适应。他说,“这里的冬天真的很冷,还好现在春天到了”。饮食方面,波罗谈到尼日利亚的饮食和中国很相似,所以他很喜欢中国的食物,尤其偏好肉食,其中最喜欢吃的就是餐厅做的鱼。

    为了丰富自己的留学生活,波罗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上学期他参加了由人文学院与艺术学院共同举办的“古风吟·诗朗诵”大赛。参赛作品是他最喜欢的诗歌——《水调歌头》。他用流利的汉语和丰富的感情朗诵了这首诗歌,并最终荣获优秀奖。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汉语水平,更好地了解并融入到中国的生活当中去,波罗结交了许多中国朋友,与他们一同踢足球、聊天、看电影。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波罗的汉语水平,也让他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朋友的温暖。除了去过北京之外,波罗的生活大多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当记者问他向往中国的哪些地方时,他毫不犹豫说是赵州桥。他说早在尼日利亚时就听说过赵州桥,而且现在又在石家庄留学,所以他很想去那里看看。他打算是在假期时去感受一下中国古老的赵州桥文化。

谦虚友善 独立勇敢

    波罗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自然是在家人的庇佑下长大的。但他并不骄纵,反而非常的谦虚友善。每当记者称赞他时,他都很谦虚,并告诉记者是妈妈教育得好。

    波罗从小就很独立,8岁时,便独自一人去旅行。所以当记者问他想不想家时,他的回答并不出乎预料。他不太想家,因为他很早就独立了。他拥有自己的理想,并在为了实现梦想的路上不断奋斗着,所以他从不觉得孤独,因为他认为只要有梦想在就好。

    波罗的性格是十分勇敢的。 2010年上大学,学习戏剧专业,当时因年龄较小不敢登台表演而选择做导演。随着经验和勇气的累积,他努力突破自己,鼓足勇气去尝试表演,并在最终战胜并超越了自我。

中尼文化 交流碰撞

    波罗说来到中国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人很热情,但是面对文化的差异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也常常会碰到尴尬的事情。在尼日利亚,元旦是他们最重要的节日。那天他们会聚在一起,并为好朋友准备礼物,最重要的礼节是对方不能拒绝这个礼物。但在中国,他却被拒绝了,当时的他十分生气,但交流过后便豁然开朗了。由于我们的文化差异,有些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值得高兴的是,通过交流两人和好如初。由此看来交流真的很重要,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亦然。希望我们能在这文化大融合的时代,为促进中尼关系友好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从采访开始到结束,记者对波罗的中文水平赞叹不已。交谈过程十分顺畅,彼此也非常开心。“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好客之邦。我们祝愿波罗能够在中国快乐地度过这段留学时光,同时也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值班编辑:岳梦怡】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