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陈晨)
晴天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身上,走在林荫路上,记者如约而至来到二办,办公室的门正开着,可以一眼看到商老师,他脸上透着阳光般的微笑,散发着一种无比亲切的吸引力——这就是记者今天要采访的主人公商利伟老师。
商利伟,河北经贸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主任。“来,快请进。”一句亲切的招呼,化解了记者来之前的紧张。记者与商老师便直接进入了采访环节。
商老师工作照
付诸感情 浇筑教育事业
商老师曾在外贸公司做过英语翻译的工作,但是慢慢发觉从商和自己所擅长的专业有很大的差距,1997年12月份又辗转调回河北经贸大学从事自己所熟悉的教学工作,在外语教学部教授英语课至今。
谈起他的前期经历,商老师津津乐道。商老师提到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是发生在尼泊尔工作的那一年,当时受学校派遣,商老师来到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与我校合办的“孔子学院”工作,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这项事业的第一批开拓者,他们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虽然刚到尼泊尔的那一年条件艰苦但是他们仍不断进行着拓展性工作。“当时我作为一名身处国外的中国人,内心的民族自豪与尊严被唤醒,爱国情感油然而生而且十分强烈。”为了弘扬我国文化,扩大影响和声誉,商老师曾步行大街小巷进行宣传,教授尼泊尔人汉语,使他们更多地了解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除此之外,商老师这些“开拓者”们还在当地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春节联欢晚会暨汉语教学汇报演出”,“品味中国”,“中国诗词戏曲欣赏会”,与尼泊尔诗人协会合作主办中国文化系列讲座等。通过汉语歌曲和古诗朗诵等形式传播汉语言文化;在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期间,商老师及其队友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思想,对我国奥运会的活动进行介绍和宣传。
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商老师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上更是以身作则。“我个人认为教师的职责不仅局限于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解惑’。”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在教书方面,要给学生“一碗水”,那么自己须有“一桶水”。同样,在育人方面,教师只有具备崇高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准,才能给学生做出榜样,才能得到学生的敬仰,才有资格对学生实施育人教育,同时对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还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商老师多次强调“我们作为老师,首先要使自己的业务精,把课教好,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商老师多年从事英语教学一线工作,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到“语言学习是很枯燥的,但若想让学生能够快乐地享受学习的过程,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作为教师关键要通过‘交流’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商老师还坦承道“我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并与记者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教学经历,在为工商管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上第一节课时,商老师为了摸清学生们的整体英语水平而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商老师通过从学生们的课桌前走过的方式大致记住了每个学生的名字,在下课前进行点名,商老师便能轻易地叫出每个同学的姓名并对号入座,从此学生们不敢轻易旷课,也因此对商老师越发地尊敬。
商老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也表现得十分恰当理智,他与学生的交往密切,尤其是与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经常交流谈心,帮助和引导他们进步。曾经一名学生和商老师因为头疼请假不去上课,商老师甚是关心,但是他不久得知这名同学是因为在网吧通宵而困得头疼之后,便命令该学生立刻来上课并进行了一番苦口婆心的思想教育。因此,在学生的心目中,商老师更像一位“慈祥而又严厉的父亲”。
满腔激情 开拓未知园地
商老师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他把它们珍藏在心底,却更重视这一待开拓的园地——我校与美国芝加哥康考迪亚大学合作举办的“中美合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等本科教育项目”,提起这个教育项目,商老师更多了一份激情,为记者做了一系列的介绍。
就全国而言,中外合作教学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了,他谈到:“我们学校做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为了能够更多地引进国外的优质资源,包括师资、教材等,及一些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使学生们能够足不出国却等同于置身在国外教育的学习环境中,从而培养出国际性人才。”当问及开展这个项目做了哪些准备、遇到过什么困难时,商老师为记者做了详细的回答,主要是在师资方面、教学课程及理念方面的准备,在寻找外方合适的合作院校、学科对接、教育部审核方面的困难,并谈到“我校举办的这个教育项目是在2013年才开始启动招生,等于是在未知的道路上摸索前行。”这样一想,举办中美合作办学着实不易。
作为国际交流中心的主任,商老师对中美合作办学的了解还是比较多的,在他看来,我校举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的办学目标是使学生英语达到自由交流无障碍的水平,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惯例,通晓国际规则,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举办该项目的意义在于使这种办学方式能够发挥中外办学的示范作用,更好地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我校的国际美誉度和知名度。商老师指出,由于现在我校在中美办学这方面的体制体系、硬件设施上还有待完善,所以还不能提供给中美合作办学这个项目一个独立的空间,一个自己的独立办学场所。
对于中美合作班的学生,商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希冀:“希望孩子们能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意识到自己的双重任务,既要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所造诣,又要保证自己在语言上的娴熟,希望大家都能够加倍努力。”商老师认为中美合作班的学生是以自己为代表的众多老师们辛勤培养出来的成果,同时又是老师们的孩子。
春风化雨 阐述不同见解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能从商老师的句句言辞中感受到他的稳重与理性,当问到我们大学生应怎样自我管理和规划才能步步为营时,商老师却说管理者的角色很重要,商老师认为:“管理者需要全身心地投入,给予学生正确引导。”
在“学涯、职涯、生涯”的关系问题上,商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要想有一份自己理想的工作,规划好自己的职涯,必须在“学涯”阶段打好厚重坚实的基础,努力充实自己,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而“职涯”又是“生涯”的一部分,三者环环相扣,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商老师谈到:“在现实中,毕业后的我们往往举目无亲,职业选择与自己的理想大相径庭,这时我们会为了生存而选择一份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后就会变得成熟,会考虑自己内心所喜好的发展方向并选择跳槽。”他还打比方说:“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经历一个‘陌生、熟悉、喜欢、厌倦期’”。商老师还以自身为例,讲述了自己曾在“青年教师英语比赛”等一系列的教师比武比赛和评奖活动中慢慢成长起来,谈到了从刚调到河北经贸大学到现在所努力和拼搏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印证了“凡事只要用心去做、努力去做,就能有所得所获”的道理。
从“学涯”到“职涯”再到“生涯”,这一时期我们大学生还避免不了在“就业、考研、出国”问题上的选择,商老师告诉我们:“不管做怎样的选择都不会冲突,关键在于你自己要有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不断完善自己、武装自己,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学好英语过了语言关。”
片言之赐 于我心间
商老师在平时生活中也是“运动一族”,经常打打羽毛球、乒乓球,跑跑步。同时也希望我们大学生多运动,走出教室,走进操场,“运动可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多人运动还可以与人交流”。他自称自己是个“俗人”,是个“很静”的人,喜欢做一些独立的事,他笑着说:“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朋友如书,不用很多,有几本就好’”。
商老师擅长英语,很欣赏西方的语言文学,闲暇时会读一读书,但大都是西方名著,比如《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等。他有很多座右铭,诸如“智慧能够驾驭一个人的世界,可是无知只能带来麻烦。”他补充道:“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书籍给人智慧,多读书,充实生活,净化化心灵,提升人生的品味,用知识武装自己。”“生活可能是一种权利,但是很少人能发现生活的真谛。”用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在于使用生命,不断地追求知识和美德,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路。
采访过程十分顺畅,时间转眼就过去了,我们的采访也接近了尾声,在长达两个小时、充满欢声笑语的采访过程中,商老师难以抗拒的人格魅力和为人严谨、笑容可掬的形象也深深地烙在了记者的心里,商老师,真心地祝愿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摄影:王志新)
【值班编辑:刘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