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海外教学路,一颗赤诚奉献心——访赞比亚孔子学院对外汉语教师赵一强
时间:2013-03-20 14:35:53
新闻中心记者 李娜 褚飞亚

    编者案:赵一强老师现在还在赞比亚教学,很可惜没能面对面的采访和交谈,所有了解都来自他的文字以及他和学生们的照片,但愿我们能表现出一个真实的他。

    赵一强老师于2012年3月26日到赞比亚孔子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到现在已有10个月的时间。10个月的生活、教学,从不适应到适应,从迷茫到坚定,从茫无头绪到井井有条。面对陌生的国度、艰苦的环境,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执着信念让这位对外汉语教师坚定、坚持。赵一强老师严于律己,努力进取,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提高工作技能,并做了大量的科研教学、文化交流以及翻译等工作,但他只是谦虚地自评为合格。

赵一强老师与第一批学生合影(右一为赵一强)

    照片中的赵一强老师,颀长而消瘦,不苟言笑的样子竟和记者想象中的形象奇妙的吻合——兢兢业业、积极探索、吃苦耐劳。
 
勤恳研究教学,收获累累硕果

    “自到任以来,我所涉及的课程有8种,教授的学生人数已逾百人。”赵一强老师详细描述了他教过的学生,这些学生年纪各异,文化层次多样。年级大的已经50多岁,小的只有17岁,还有父女同在一个班学习汉语的情况。针对这一现状,他根据学生的学习目的、实际需求和学习层次,制作了不一样的教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辛勤的付出最终都会得到回报,他的学生在HSK考试(汉语等级考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2012年10月份的HSK一级考试中,他的学生全部通过,其中学生那塔(Chitatanga Nkhata)获得了200分满分的好成绩,这使他感到由衷的欣慰和满足。

    值得一提的是,赵一强老师接受邀请,在赞比亚国家电视台的教学节目中讲授“孔子智慧”等相关汉语文化内容,并被国家汉办采用,受到驻赞使馆的好评。这是第一次系统地将“孔子智慧”带入赞比亚,对当地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赞比亚人见到他时都会高兴地说,“我在电视上看到你教汉语了”。媒体的推广让汉文化在当地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华文化越走越远,越走越精彩。

    通过赵一强和其他教师孜孜不倦的汉语教学,越来越多的赞比亚学生来到中国留学。例如,孔子学院学生卡默林(Sylria Kalindi)到香港中文大学求学,寇方(Stella kasutu)到江西中医学院学习中医。此外,还有很多学生准备去中国学习或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这些都对促进中赞文化交流和中赞友谊意义重大。正是有很多像赵一强老师这样奔走异国、勇于付出的人,中华文化才能走出国门,愈放光彩。

推广中国文化,展现中华魅力

    身在异国,赵一强一刻也没忘记自己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在教学和生活中时刻遵循着这个认知。在孔子学院两周年庆典之际,依照院里统一安排,他和其他老师用了一周的时间制作展牌,随后又准备大会发言稿的英文翻译等相关工作。“我寻找时间间隙,跑到超市去买了两张贺年卡,以它们的封面作为主持节目时材料单的封皮,使封皮既美观又高雅”。赵一强老师注重细节,强调处理好细节才能更好地提升孔子学院形象。为圆满完成这项任务,他进行了反复刻苦的练习,经常会忘记时间,一般都是在晚上12点以后才休息,甚至有时会练习到凌晨2点。在随后的“中国日”文化宣传活动中,赵一强老师又和其他教师一起积极宣传中国文化,展现中华文明的不朽魅力。“很多学生被我们的宣传活动吸引,驻足于宣传牌之前,不断询问我们那些图片代表的是什么,用汉语怎么说。”赵一强老师幽默地描述了其中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一个只有8岁的小男孩儿颇为神秘地走到他身边悄悄对他说:“我想去中国。”赵一强老师被小男孩儿的真诚和热情打动,于是告诉他要好好学习汉语,等长大了就可以去中国留学了。

    赵一强老师也经常在业余时间与学生们谈论十二属相、中国传统节日、四大名著、书法艺术、中医养生和中华武术,为学生们介绍一些经典的中文歌曲。他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中国深厚的文化容易被学生们理解和接受,从而更好地向赞比亚人民推广中国文化。

虔心尽力服务,事无巨细担当

    到赞比亚工作以来,他翻译赞比亚大学新闻稿件20余篇,并兼顾孔子学院大会发言稿、孔子学院对外宣传片以及孔子学院电影日的翻译工作。

    在赞比亚校长团赴华之际,他受院长委托,对每位校长签证所需材料进行当面核实。他还制作了中国建设成就展的PPT,供2013年春节孔子学院电影日使用。每当有新老师到来时,赵一强都会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此外,他还依照院里的指示安排从事一些具体事务的准备工作。国家汉办或孔子学院视察团到来之前,他和其他老师一起,悬挂条幅、打扫教室、整理图书,并将大量的资料分类、命名、打印、粘贴、布展,及时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他说自己没有什么伟大之处,只是将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做好,事无巨细,用心负责。但越是这样,越能体现出他的不平凡。

    “作为孔子学院的一名教师,我感到很自豪,我愿意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努力地工作。”赵一强老师用他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以及吃苦耐劳的可贵品质,向我们诠释了一位对外汉语教师传播中国文化的执着和坚定。愿赵一强老师在赞比亚工作顺利,一切安好!


新班开课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