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面香,一段情长——访尼泊尔三朵金花的饺子课
时间:2019-10-10 15:05:14

(新闻中心记者: 郑林蕊)


秋意浓浓,秋风袅袅,为校园增添了几分凉意。中国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而饺子作为中国传统美食,来一份热气腾腾的饺子,会让人在秋日中感受到浓浓的温情。9月24日,初级汉语口语及读写老师刘静为她的学生准备了一堂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美食课——“饺子课”。今天,记者就带领大家走进留学生的课堂。

 

教室里坐着三位等待包饺子的女孩,她们分别是兰花、梅花、梨花——来自美丽的尼泊尔。

 

兰花(Shova),21岁,来到中国已有一年,去过山东、广州、北京等地。“山东是我最喜欢的地方,蓝色的大海深深吸引着我。”当记者问及她对饺子的印象时,她说:“我曾在尼泊尔和家人吃过饺子,但鸡肉和各色蔬菜是制作尼泊尔饺子的主要食材,所以馅料与中国饺子不一样。我以前看过中国饺子的图片,在形状上与家乡饺子有区别。如何制作出一个标准的中国饺子,对我来说还是个难题呢。”“看来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面临着困难。”记者说到,“是的。”兰花接着说,“我想学会这项新技能,带回尼泊尔给家人展示,并让他们品尝到不一样的中国饺子。”

 

梅花(Shrishma),20岁,来自尼泊尔一个温馨的五口之家。梅花与兰花、梨花紧挨地坐着,脸上洋溢着明媚的笑容。当问到梅花对课程的期待时,她说;“中国饺子让我想起了家乡的饺子。”说到这里,她轻轻低下头,眼神里透露出几分对家乡的思念。兰花用手拍了拍她的肩膀,两人露出会心的一笑。同是来自尼泊尔的金花们有着共同的语言和话题,相互慰藉,成为了彼此在异乡的精神寄托。似是一份饺子,承载起中国与尼泊尔的的距离,为思乡的心找到一处温暖之地。

 

梨花(Nistha),21岁,虽然来中国只有一年,但之前她在家乡的孔子学院已经学习了一年中文,并且参加过《汉语桥》比赛。“中文说得不好,感觉特别难。”梨花腼腆地笑着补充道,“那个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讲的是什么,特别混乱。”去过北京、正定、承德、山东、河南、湖南多地的她是三个女孩中的“中国通”,在记者们采访兰花、梅花时,梨花一直“出谋划策”,过足了军师瘾。

 

刘静老师是这节实践课的主讲人。她给我们带来了垫肚的炸鸡排,说:“见者有份啊,别客气。”在我们享受美味的时候,刘老师从袋中拿出了为这次课准备的材料:尚未搅拌的饺子馅、面团和一次性碗筷。色彩独特的饺子馅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饺子馅中有什么特别的食材吗?”记者向刘老师问道。“馅料中有鸡肉、西葫芦和胡萝卜。之前没有吃过鸡肉馅的饺子吧,今天尝尝鲜。梨花快来,把馅拌匀咯。”老师一边回答问题,一边让女孩们练习使用筷子,可谓用心良苦。

 

大家张罗着材料,记者也参与了这次活动,并在学做饺子的过程中感受到刘老师深厚的文化内涵。刘老师拿起面团,告诉三个女孩包饺子的第一步是“和面”;大家一起放声歌唱,称为“和歌”;同住地球村,对待邻居需“和气”;与人相处以和为贵,方能“和气生财。”可能是中文基础较弱,梅花和兰花未能完全理解,中文较好的梨花时不时用尼泊尔语加以解释 ,俩人才恍然大悟,赞同地点头。

 

刘老师突然要求复习句式,并用“和”“和平”"才"依次造句,这可让沉浸在包饺子乐趣中的女孩们苦了脸。她们赶紧打开手机,却被告知不能使用,只能努力地组织语言。“我和我的祖国永远不分离”“我和我的家人一起去旅行”等句子被说出时,赢得了刘老师的夸奖,也引起大家唱歌的兴趣,“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欢快的歌声伴着忙碌的包饺子现场,气氛很是轻松愉快。

 

期间记者们也加入了包饺子的队伍,擀皮和包馅分工明确。梅花看见记者包的饺子又大又圆,忍不住向记者讨教。“馅料适当,手指这样放,这样捏一下……”眼看梅花的饺子逐渐完美,兰花也向我们展示了“家乡饺子”——形似圆润的小笼包。“在尼泊尔,人们把这样形状的食物称为‘饺子’,蒸制是主要的食用方法。”刘老师解释到。话音刚落,“咕嘟…咕嘟…”电炉上的水沸了,大家赶紧把饺子放进锅里。饺子随水而动,逐渐变得圆滚滚、胖乎乎,很是可爱。刘老师又谈起教学过程中的趣事,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大家的心又近了几分……

 

Shrishma学包饺子

 

过了七八分钟,饺子已经浮在了水面上。女孩们主动收拾桌子,为即将出锅的美食留出一席之地;刘老师则像妈妈般,细心地用汤勺盛起饺子,放入碗中。中国文化讲究礼仪,有“来者是客”一词,所以记者把热腾腾的饺子首先端给了尼泊尔客人。但她们却热情地邀请记者坐到身旁,并把饺子端过来,让记者先吃。“我们都是一家人,别拘束,饺子快趁热吃。”刘老师话毕,大家不再拘谨,都开心地吃了起来。

 

包饺子成果

 

粉嫩的鸡肉与清爽的蔬菜混合,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鸡肉馅的饺子好吃吧,回家去可要记得包给家人尝尝哦。”刘老师打趣到。色鲜味美的饺子唤醒了记者的味蕾,刘妈妈的热情更是让大家招架不住,一碗接一碗的饺子被消灭掉。在这期间,女孩和记者玩起了自拍,一张张古灵精怪的照片被保存到了手机,见证了友情的诞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突然变得那样矮小,心与心真正交融到了一起……

 

由于女孩们还要继续上课,所以不得不离开,她们热情地邀请记者有时间去宿舍品尝正宗的尼泊尔菜。离别时也不忘拥抱,还加上了微信便于联络。在“再见”声中,这堂中国美食饺子课落下帷幕。

 

留学生、记者及刘老师合影

 

记者在与刘老师一起回去时,不禁向她询问教育秘诀。“寓教于乐嘛,用生动的形式传授知识,而非在课堂上机械、单一地教授学生,效果会好得多。这样既有利于她们在日常生活中练习中文,又可以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是一举两得吗?”刘老师的话深深影响到了记者,记者也为那三个女孩遇到如此良师感到幸运、开心。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曾言:“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如何让留学生享受并爱上中国文化,“寓教于乐”恐怕是目前的最佳答案。

 

【责任编辑:张银珠】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