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朱雪雅)
深夜的灯光、图书馆的人潮 、绵延不绝的背诵声,大概是这段时间人们最为熟悉的场景吧。走进图书馆,你可以看到一排排望不到头的书籍,看到“不修边幅”的学生,看到好似没有尽头的漫长的排队队伍。“紧张”似乎是12月的主旋律,四级、六级、国考、研究生考试等等都集中在一起来临。笔者今天想要和大家聊一聊这些考试中的一个——考研。
大三是大学生活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一年,学生为自己的未来做出选择。部分人选择直接就业,在大三这一年寻找实习工作,增长经验;还有一部分人选择扎进考研大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每个选择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有很多人走上考研这条道路是迫不得已。大学生活接近尾声,却发现自己综合排名不靠前,GPA不高,社会实践不强,不得不选择考研。笔者认为,考研就像高考一样,是一个新的起点,它重新提供了一个公平的擂台,不在乎过去的背景、分数,只要你肯努力,就会给予你收获。因此,选择考研等于给了自己一个向上的机会,一个重新奋斗的机会 ,一个弥补曾经遗憾的机会。既然选择,那就拼尽全力。
微博中也曾有这样一个话题,“你拼尽全力做过什么事呢”。
当笔者提出这个问题时,收到了各种各样的回复,有人说高考,有人说初中的时候学懂数学、物理,有人讲电子琴过级,但当一个即将要步入研究生考试考场的学姐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她讲到“考研”。
她说:“这大概是我做的一个既错误又正确的一个决定,因为过程很痛苦,但是不去努力,又怕自己会后悔。”的确考研带给一个人的是来自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有时这种压力更胜于高考,承受这种压力需要很大的勇气。
高考的时候,有老师的督促、有全校备考的氛围、有最方便直接解决问题的渠道、有家长的细心呵护。但是考研,是一个人的旅程。一个人的奋斗孤独,难以坚持。
17年的研究生考试距今天还有十多天,努力的答卷即将展开。笔者在这里祝愿每一个努力拼搏的人都有自己的灿烂未来。
【值班编辑:曾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