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李青娥)
纸质图书作为传播信息与知识的重要载体,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阅读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读。随着互联网的推动,图书发行周期极大的缩短,出版成本的降低……这些无疑冲击了传统的图书印刷出版行业,这也导致了实体书店门可罗雀,纷纷倒闭。电子阅读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国民的纸质图书阅读率也呈下降趋势;但是纸质图书自有它的魅力,不可能完全的让位于电子图书。在环保作家钟平看来,阅读纸质图书是一种习惯。从健康阅读的角度讲,他更提倡大家读纸质书,纸质书不光给人阅读的享受,并且没有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四大健康隐形杀手的“电磁辐射”的侵害。
经过数千年的文化发展,阅读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读书是培养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三观”、塑造性格的重要方法。近年来,中国国民数字媒介阅读率上升,传统书报刊阅读率则在下降。在互联网时代下,F型阅读、浅阅读、超链接式阅读、信息浏览式阅读成为了这个时代下的主要阅读特征。但传统意义上的阅读的重要性也将越来越低,阅读和思考将越来越成为稀有之物。然而这种浅尝辄止、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有可能对青少年的成长、价值观等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倡导纸质图书的阅读是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一个国家的图书阅读行为潜在的反应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显然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绝不可能依靠互联网时代下的“浅阅读”、“碎片化”等阅读的方式来实现,为此,无论在社会还是各高校中,近年来都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促进图书阅读,例如“读书月”等。在我国青少年个人来说,应降低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减少电子阅读的时间,回归传统的理性思考的阅读模式。
技术的进步使知识与信息的传播媒介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是无论怎样都不应该纸质阅读消失在历史的进步之中;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下,更应该让阅读纸质图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对传统文化遗产继承方式,我们应该珍惜纸质阅读这种行为方式,它也应该作为一种由我们传承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不是在技术的冲击下湮灭在改革之中。
【值班编辑:施梦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