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胡敏 施梦扬 郝菲钒)
时间如白驹过隙,在2015年这个盛夏,我校迎来了2015届大学生毕业典礼及201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每年夏天,校园里总弥漫着毕业的喜悦和离别的哀愁。毕业典礼,作为毕业生在校参加的最后一次活动,为大学生涯画下一个完整的句号。这一次相见,便不知何日重逢;这一次离开,便不知何日是归期,连喜悦都带了一丝伤感。记者在典礼现场随机采访了几位毕业生,听他们说说离别的心情。
陈鹏 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毕业生
大学四年结束,陈鹏如今在等一个结果。当初面对就业、考研等多种选择,他选择了做一名选调生。如果通过选拔,陈鹏会回家乡做一名公务员;如果遗憾地未被选上,他会去北京寻找自己的事业。说话时,陈鹏语气平静淡定,浑身散发着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四毕业生的自信。走过的人自然会懂,这自信源于四年求学时光的积淀,来自在图书馆里与大师默然交流的岁月,来自在人群背后默默付出的汗与泪。
除了这个最终归宿,陈鹏另一大收获就是感情。班级、社团、舍友,三两兄弟志同道合,共渡难关也同享快乐,经贸校园处处都有兄弟情的相关回忆。如今以毕业生的身份走过,连一叶一花一草一木都不忍错过。
我们的青春都是自我原创,梦想星空下每个人头上都有光芒。说到对学弟学妹的寄语时,陈鹏沉思了好久,郑重地说出一句话:青春不留遗憾,敢想就要敢做。这正是他结合自身经历的肺腑之言吧。当初承担着公务员录取比例极低的压力,陈鹏还是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自己的选择,无可抱怨。走到现在,庆幸的正是未留下终身遗憾。趁着风华正茂,大学生都应做一个勇敢的追梦人,义无反顾地穿过前方的风风雨雨,走到自己的美丽未来。

陈鹏在毕业典礼现场
陈玲 旅游学院本科毕业生
校礼堂里,全是同学们此起彼伏的交谈声和打闹声,而陈玲却显得格外安静。她坐在角落里发呆,脸上带着一丝落寞。
为了参加这次毕业典礼,陈玲特意从很远的工作地点赶回来。在回来的公交车上,她忆起过往的种种,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在礼堂看到同学,有着重聚的喜悦,更多的却是离别的愁绪。
陈玲经历过一次考研,由于种种原因,第一次考研以失败告终。考研花费的时间让她失去很多实习的机会,在就业的时候遇到很多困难。每次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都能收到室友和辅导员的鼓励。他们会在第一时间提供帮助,这让陈玲很是感激和开心。在大家的鼓励下,如今陈玲已经找到稳定的工作。第一次考研失败成为她大学生涯中一个遗憾,她还是继续坚定着她的考研之路,计划在工作的同时准备第二次考研。
四年的经贸生涯,在陈玲的生命中刻下了一个深深的烙印。谈到这个生活了四年的校园,陈玲表示,“很爱经贸。这次离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即使以后回来,也不是以学生的身份,而是以校友身份。”相遇便是有缘,在最好的年纪,来到这个学校,慢慢爱上这个地方。离别,不知归期;再次回来,却是以“曾经人”的身份,这让陈玲感到异常难受。
在即将离开学校之际,陈玲有句话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珍惜经贸。简单的四个字,饱含了对经贸深深的依恋和不舍,因为经历,所以懂得。

陈玲在毕业典礼现场
王猛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
“伤离别,离别已经在眼前;说再见,再见已经不遥远……”伴着这首送别的曲子,王猛眼中饱含深情,诉说着对经贸的深深眷恋:“对经贸,真的是时间越长感情越深,从大一刚入校时的没感觉到现在的伤离别,感情加深了许多许多。”时间就是如此的神奇,让爱在不知不觉中愈加深沉。不仅对于王猛,对于所有的经贸学子来说,经贸何尝不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炎炎盛夏,她撑起一片片浓荫为我们遮阳,更以其源远流长的博大文化内涵滋养我们成人成才。
谈起王猛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曾经帮助大四的学长学姐拍摄毕业季微电影的经历,如今只剩一句感慨:“那时的他们,就是这时的自己。”流年匆匆,不知不觉,已然长大,王猛句里行间满含深切的期望,向学弟、学妹赠言:珍惜此时韶华。
男儿自有鸿鹄之志。对于未来,王猛心里早有规划。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不断完善充实自己的实践与理论知识,形成一定积淀后选择合适时机自主创业,并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完善自己的计划。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经贸学子风采尽显其间。
“一定要多看书。”这是王猛对还未毕业的学弟学妹们的建议,他回忆初到工作的地方,遇见好多有阅历有内涵的人,对自己在校期间没能读更多的书深感遗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缺一不可,勤学不辍,方有长进。

王猛在毕业典礼现场
丁筱玉 金融学院研究生毕业生
当我们走近丁筱玉时,礼堂里正播放着《朋友一生一起走》这首歌。她的眼中盈满了泪水,在毕业典礼这一刻,在歌声响起的刹那,在即将告别母校之际,她心中激动万分,充满了感慨与不舍。她说,在大学的这些年,虽有艰辛和遗憾,但更多的是收获和快乐,友情和婚姻成为她生命中最珍贵最美好的东西。她在自己最美的年华遇到了他们,真的感到无比幸福,无比快乐。
作为研究生,她觉得最遗憾的事情莫过于在最该奋斗的年纪,却选择了安逸,而在韶华路上奋斗的点点滴滴,终将换来影响我们一生的一份成熟。漫漫长路定是荆棘密布,坎坷征途必将困难重重,但生活或许原本就是没有什么是不能承受的。不论是考研还是工作和学习,只要你伴随着勇敢和坚定,穿越黎明前的黑暗,终将会饱览自己所创造的最美丽的风景。
对于未来,她希望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另一方面也把自己的家庭照顾好,在能力之余,也继续深造自己,提高自己。
临别之际,她把最美好最真挚的祝福送给母校,也把殷殷期盼送给学弟学妹,希望他们可以好好学习,勇敢追求梦想,充实愉快地度过每一天,不负流年,不负韶华,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我们亲爱的母校。

丁筱玉在毕业典礼现场
裴华华 法学院研究生毕业生
在即将离开母校之际,令裴华华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且行且珍惜”。这六年的大学生活,有欢笑有泪水,有收获也有汗水,但到现在都成为她最美好的青春记忆。她在这里感受到了友谊的珍贵与美好,感受到了老师亲人般的殷切希望和鼓励,也感受到了学校给予的温暖和关怀。这里的快乐忧伤,这里的点点滴滴都让她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恩。稍有遗憾的一件事就是自己作为法学专业学生未能通过司法考试。但是她还会为了自己的梦想乐观向上,坚持不懈,继续努力,继续奋斗。当然,她说未来也有考公务员的意向,希望抓住时机,珍惜我们的青春,把握大好年华,多给自己一些锻炼的机会,学习更多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在即将离别母校之际,她内心充满了感慨,她想对敬爱的老师们真诚地说声“谢谢”,“谢谢老师这么多年的无私奉献,谢谢老师这么多年的辛勤培养和教导,谢谢老师在大学教会我们这么多道理,给了我们这么多意见,我永远爱你们,爱我们最亲爱的老师,也希望老师们都可以工作顺利,健康快乐!”
对于未来,裴华华表示,“这些年的大学生活,教会我们成长,也教会我们做人,现在我们即将离开母校,就让我们心怀梦想、背负期望、满腹经纶、踌躇满志地去拥抱前方的朝阳,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把握青春年华,谱写最动听的人生乐章。”
最后,她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充分利用大学时光,设定短期目标,学会脚踏实地,学以致用,将学习和社会相结合,将课本与时间相结合,把握机会,让自己全面发展;同时,也祝愿我们的学校越来越好,桃李芬芳。
正如纪良纲校长所言,“毕业的时刻说到就到了,就要告别‘上铺的兄弟’和‘同屋的闺蜜’。世界那么大,应该去看看。”从最初进入校园,每个人都青涩而稚嫩,到离开的时候多了一份成熟和自信,如今,也该是时候离开校园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时间太瘦,指缝太宽,抓不住它,不如让它更好的流淌。来过,经历过,就知足了。
离别,总是一人走一人留。每年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走出经贸,饱含着对经贸这个小家的不舍和感激,而经贸就像是母亲,看着孩子们离开,祝他们前程似锦,然后留在原地。愿所有2015届毕业生一切安好,常回家看看。
【值班编辑:田皓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