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席莉莉)
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乡情结体现,春运被视为一场巨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随之而来交通系统的拥堵问题伴随多年。前几年盛极一时的电影《人在囧途》就以喜剧的形式展现了春节出行的窘迫,使人感同身受。
铁路因其安全、便捷、全天售票、价格适中的特点,成为大众出行的首要交通选择,承担着春运的主要客流,多年来面临着“一票难求”的局面。每年春节都是对交通运输能力的一场考验,铁路作为春运主力,也为这场考核多方备战,但结果却仍然不尽人意。
今年随着铁路部门火车票预售期延长至六十天的改革推行,关于春运的讨论显得异常火热。六十天的预售期,有助于铁路部门从中及早掌握客流出行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调配运力、增开动车组、加开临客,最大限度地满足众多旅客出行的需求,从而缓解整体春运工作压力。
此番调整是铁路部门为提高对社会服务能力的一次改革,但大量的吐槽表明公众对此次改革并不认可。能在六十天前就确定准确行程的人,应该是很少的。就连本该出行时间较为明确的在校学生,也有大部分还没确定好考试之后的回家时间。预售期设计过长,不仅不利于旅客科学的安排出行,相反,却有可能为黄牛提空更大的操作空间,在预售期内大量抢票囤票。而随着春运大幕的正式开启,铁路官方网站显示,大部分地区的车票依然被一抢而空,抢票激烈程度丝毫不减往年。
根除春运“一票难求”的宿疾显然不能仅仅依靠铁路部门的单方面努力,服务的升级改进无法解决道路及车次数量不足的根本问题。
据12月8日《温州商报》报道,普速车票放出30分钟时间,有座车票均被抢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春运首日的高铁、动车车票却遇冷。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需要由动车等交通方式主动承担,而这需要价格机制的完善与公众消费观念的改善。
春运压力的缓解,必须从运力入手,动车高铁等联合加大运力是必然之举。此外,社会团体与个人的努力也不可忽视,免费运送等公益行动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摘掉空运“一票难求”的代名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值班编辑:赵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