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值班车】深陷模仿泥沼的中国综艺节目
时间:2014-11-20 17:05:51
(新闻中心记者 董晓平)

    继《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综艺节目一举红遍大江南北之后,中国综艺节目模仿国外的风潮也盛行开来。近日,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更是青出于蓝,收视率远远领先其他综艺节目。然而在傲人的收视率背后,这些节目的“火爆”却有着共同的原因:舶来品。

    综艺圈“东施效颦”式的跟风现象星火燎原,生生不息。其实,这种单纯追求收视率的做法反而令节目本身没有了生命力,毕竟无法真正做到观众心目中的节目是不会长久的。空有外壳却没有内涵的模仿其实是中国综艺的悲哀。可以说,中国娱乐节目是一直在模仿,从未能超越。

    深究起来,无法否认的是,在全球娱乐产业的庞大版图上,单单就综艺节目形态的多样性和“好玩”的程度,中国与日韩、欧美之间可能存在至少10年的差距。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电视台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海外娱乐综艺节目的版权,对这种做法,国人看法也不尽相同。

    有人认为,电视台热衷于购买海外版权节目,是顺应传播学规律和权衡投资回报率的理性选择。如果电视台自主研发新节目,最终很可能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没能设计出可与日韩、欧美媲美的节目。而如果换一种思路,直接花钱引进国外已被观众和市场检验成功的节目,岂不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又何乐而不为?

    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一味的购买并不是长久之策,增加了别国收入的同时,对我国的娱乐业的发展起不到任何促进作用,这种“喂饭肥了别人,饿瘦了自己”的做法并不可取。如果把购买版权的资金投入到娱乐业的发展中,也许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归根结底,还是国人过于追求快速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平心静气地做好一档节目。

    凡事不能过于绝对,购买国外娱乐版权也应如此看待。不可否认,国外的模式能够帮助中国电视业提高制作水准。事实也证明,中国电视业制作水准高的几家卫视恰恰是引进版权数量最多的。因为在模仿过程中,不但要学人家的创意,更重要的是学习人家的操作流程和制作方法。

    笔者相信,如果中国电视业能够在“模仿”的过程中,摸索出海外先行者们“成功的秘诀”,并且时刻怀有创新意识,那么中国观众定能看到带有“中国创造”标签的优质娱乐节目,中国综艺节目也将摆脱模仿的泥沼。

【值班编辑:刘浩】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