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学习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在院领导的指导下,汉语国际教育系以“红色文化传承和非遗文化创新”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于6月30日正式启动。
6月30日上午,学院在第一办公楼前举行出征仪式。之后,23级汉语国际教育系调研小分队在李萌和李高翔老师的带领下,启程前往石家庄市平山县北庄村。

在北庄村村史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小分队分别参观了北庄村村史馆、北庄村直播基地、团结书屋、团结食堂。系统了解了北庄村有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土地改革的历史,见到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物和文献,见识到了北庄村作为晋察冀革命老区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以及北庄村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从革命老区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发展成就。



7月1日上午8点半,小分队前往调研“平山八卦掌”,采访第六代传承人卢顺新。通过对卢顺新师傅的采访,同学们了解了平山八卦掌的历史渊源,拳法特点及传承体系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播方式,并与卢顺新师傅探讨了非遗武术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7月2日上午8点半,小分队来到了位于光禄山的平山县革命烈士陵园。陵园的主体建筑烈士纪念碑参照人民英雄纪念碑样式设计,气势恢宏。碑体由5105块山东五莲红花岗岩砌就,象征5105位平山烈士。每年都会吸引大批群众前来祭扫。此次经历使同学们见识到了平山县辉煌的革命历史,深刻感受到了平山人民的革命精神。也激励着青年学子铭记历史,奋勇前进。

7月3日,行程接近尾声,跟队教师李萌表达了对此次参与社会实践全体同学的关心,并希望大家强化安全意识,纪律意识,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增长才干。
红色文化与非遗项目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通过这次社会实践,青年学子可以坚定信念,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贡献力量。(通讯员:安佑天 指导教师: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