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父亲节的反思——想说爱你口难开
时间:2014-06-11 15:34:13

(新闻中心记者 杨真斌)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海。可在国人眼中,母亲的形象万古常青,永远有着说不完的话题,而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似乎仅有那么几句赞美的词语,如严父、顶梁柱、父爱如山……自从国外传来“父亲节”之后,在国人中对父亲的赞美似乎较以往多了一些,但比起“母亲节”的热烈、喜庆气氛来,略显微不足道,仍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

    尽管父亲节没有情人节那般喧嚣;也没有母亲节那般温暖,甚至显得寂寥、清静,但也没有父亲对儿女抱怨、不满和失望的话语,有的仍是大度、宽厚、容忍和坚韧的特质。
   
    众所周知,自儿女呱呱坠地起,母亲便是照顾我们最多的人,自然而然变成为儿女心中最亲近的人。而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他不曾像母亲那样无微不至的照料自己的孩子,他首先必须全身心地为这个家着想,为这个家的生计而奔波拼搏,为这个家支起遮风挡雨的棚。至于对子女的爱,他的表现首先是威严,其次是内敛,再次是粗放。大街上看到头顶最早脱发的一定是父亲,首先驼背的也是父亲,可见天下所有父亲们在家庭中、社会上承受的压力均要比母亲们大得多。

    现实中,不少人对父亲节究竟如何对父亲表白,如何与父亲进行心灵沟通,如何感恩父亲的问题伤透了脑筋,面对此情此景,最后,儿女们更多地选择沉默无言,也许是因为表达父爱的特殊性,他们觉得“感恩无言”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不难设想,当父亲更多把自己定位于“严父”的角色,将父亲的威严与“父爱”画上等号,甚至将“父爱无言”视为理所应当时,尤其是当相当数量的父亲常常因为忙于事业而根本无暇照顾亲情,父亲与子女之间连基本的言语沟通都难以实现时,情感的疏离其实已经不可避免。对于父亲的感情难以表达,甚至羞于表达,当然也有子女们的因素,假如平日里能够与父亲多些交流,能够更多的亲近,恐怕不至于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感谢言辞都显得“肉麻”和难以出口。
   
    华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刘建鸿博士认为,“父亲节提供了一个让父亲与子女增进沟通的良好机会。子女需要父亲的关爱、呵护,父亲也需要子女的爱,子女表达对父亲的情感不应限于送礼物,多抽空陪父亲聊聊天、喝喝酒、散散步,相信父子或父女双方都会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

    父亲节即将来到,也是改变“爱你在心口难开”局面的一次好机会,为什么不拿出勇气,把爱大声说出来呢?

【值班编辑:米娜】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