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刘颖)
打开电脑,“陪着老人上黄山,百善孝为先”的微博让我恍然想起重阳节将至,敬老正当时。
提起重阳节,想起了小学时候在班里唯一大声朗诵过的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当时班上为了迎接领导听课,老师提前安排我们几个同学在课上举手,进行诗朗诵。只是因为这首诗读起来特别顺口,知道这是一首写重阳节登高场景的诗,却并不了解其中深刻的含义,所以我就选择了这首诗在课上朗诵。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诗歌朗诵经历,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没想到时至今日,我才能很好地理解字中真谛。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相比,“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更能引起我的好奇心。通过百度百科了解到,这简单的两句话背后是有着一个神话故事的: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插茱萸、赏菊花的习俗一直传到现在。
去年重阳节的时候,有机会到石家庄某电视台参加了一期类似于辩论赛的节目录制。主持人引出了“重阳节,敬老院院长愁昏了头”这一新闻的报道。重阳节将至,各地志愿者、学生团体和个人纷纷“涌进”敬老院,为老人们送去“温暖”。这里的温暖之所以要加上双引号,是因为重阳节孩子们过度的贴心和热情让老人们有些招架不住。节目组请到了某敬老院的院长。在现场,院长对着镜头向观众们倾吐了重阳节的“苦衷”:“平日里养老院肃静惯了,老人们也习惯了安安静静的生活,孩子们来看望老人是好事,但凡事得有个度不是吗?重阳节将至,到我们养老院要献爱心的个人和团体突然间多了起来,甚至要排队。敬老院的老人们的身体多多少少都有些困难,又不好拒绝孩子们的好意,可这一天下来,老人们非但没有感受到温暖,反而折腾个筋疲力尽。拍照、合影留念,就是为了完成活动和任务。几个小学生来到这儿了,拿着扫帚在门前有说有笑地待了大半天,事后让我给开个证明,说是老师给下发的任务,每个同学必须到敬老院为老人做点善事,还得带回去个院长的证明,这可真是让我哭笑不得啊。”由此,就“重阳节应当保留还是不保留”的话题,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敬老院的院长和一些社区百姓站在了不应保留的一边,认为“善小常为”,只要心中有那份爱心,没必要规定一年当中哪天要献爱心,这么做也没意义。而优秀志愿者和部分大学生则持相反观点,认为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本来就快,很多时候会因为生活压力大,工作忙而不自觉的忽略了关心身边的老人,这就需要有这样一个节日来提醒我们,我需要回家看看了,我需要多关心家人了。虽然我们年轻人不能仅仅依靠节日来激起我们的爱心,但是倘若连这样的一个提醒人心的节日都要废弃的话,那社会上的人情才是真的冷淡了。
类似这样的社会现场出现,我们不能简单的归咎于谁对谁错,或是纠结于一个节日该留不该留。有一句老话说的好“‘公道’自在人心”。重阳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固然不能舍弃,我们的敬老爱老活动也需渗透到每日的生活中,不光是在这一天。
本周周日就是今年的重阳节。如果工作不忙,可以腾出时间多陪陪家里的老人,他们要的也许并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一个简单的拥抱、一个简短的电话都能给他们带去无限的慰藉和温暖。把“常回家看看”付诸实际,老人们的心会在我们走进家门的那一刻热乎起来。说到这儿,想到了那则公益爱心广告:大年三十晚上,老大妈一个人忙活张罗了满满一桌的饭菜,就等着孩子们带着孙子孙女回来团圆,结果等来的却是大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回来的电话,挂断电话后,老人说了一句“忙,你们都忙……”。当时镜头里老人脸上的表情和桌上丰盛的饭菜的对比给我了很大的触动,让我将“别让老人一个人孤独的守在家里”深深刻在心里。
重阳节,重情结,一个节日的纽带,连结的是在外打拼的孩子们与在家中期待他们早日回家的老人们的浓浓亲情。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奔个团团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