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国庆】节日背影
时间:2013-09-27 10:40:58
(新闻中心记者  张云)

“十一”小假期即将来临,很多人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希望趁这个时间好好放松一下,为枯燥的生活增添些轻松的格调。在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工作压力逐渐加大的今天这无可厚非。但国庆节深厚的教育意义却被人们的欢声笑语所忽视。

与国庆“畸形的欢笑”相比,纪念日本侵华的“九一八事变”未免冷清了好多,这一天一闪而过,不看电视新闻或报纸的人们,或许难以想起有着悠悠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被汪洋中的小国欺辱的那一天。而在众多媒体之中,纪念“九一八”的活动也仅是被主流媒体报道。占据很多媒体新闻头条位置的是“鹏菲之恋”。娱乐被无声息地提前了,人们的视线也随之转变。九月十八日晚上,像往常一样,我坐在餐厅悠然地吃饭,忽然抬头看到央视新闻正在播放这一天沈阳地区的纪念活动,我才恍然大悟,心中不免尴尬。画面中人们表情凝重,似乎已经穿越时空,回到充满杀戮、血腥的那一天,时间在这一刻凝结。而我坐在餐厅中,周围人声鼎沸,是不是有很多人像我一样没有注意到这重要一天呢?或许就不曾记起,任时间流走了呢?

以前经常听老人讲起那个“物质匮乏,但精神颇丰的年代”,震撼我的反而是当时人们的那份积极向上、蓬勃进取精神,而不是曾经那段历史岁月的艰难困苦。犹记得小时候,在炎炎夏日的午后,经常和伙伴们集结在粗壮的柳树下,乘着柳树为我们搭起的天然屏障,跳皮筋儿,跟着歌谣的节奏,像灵活的小鸟,跳跃在枝头。这歌谣我依然记得清楚“刘胡兰十三岁,参加那革命游击队……”这是关于革命英雄的故事。不知是哪位前辈,编织了这朗朗上口的儿歌,使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深深地根植于当时年少的我们心中。但现在,这儿歌也随着电脑游戏的风靡销声匿迹了。

是传媒更加低俗化还是大众民族感缺失?归根到底我想是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失衡造成的。匆忙的人们过着匆忙的生活,静下心来想想,节日背后是简单的享受还是有更深层的意义?在国庆节即将来临之际,是否该反思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们究竟要走向何方?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