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初遇大学,逐梦新程——大一新生的校园印象与未来蓝图
时间:2025-09-30 16:02:16

九月的风裹挟着桂花的甜香,将一张张青涩的脸庞送进大学校园。2025级新生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在陌生又充满活力的校园里,开启了人生中最富朝气的一段旅程。从一场点燃青春的迎新晚会,到对校园角落的初次探索,再到对四年时光的细致规划,他们正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与大学的第一份故事。


初见·启新程:一场晚会点燃的青春共鸣


9月26日,学校以”青春筑梦 韶华启航”为主题举办迎新晚会,用三个篇章——“初见·启新程”“情牵·寄明月”“逐梦·耀山河”,为新生们编织了一场关于青春与梦想的视听盛宴。舞台上,歌曲演唱的深情、武术表演的刚劲、乐器演奏的悠扬、情景朗诵的厚重与模特走秀的活力交织碰撞,将大学生活的多元与精彩展现得淋漓尽致。


9月26日迎新晚会现场


9月26日迎新晚会现场


这场晚会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呈现,更是新生们融入校园生活的序幕。统计与数学学院龙美如谈道:“迎新晚会的表演精彩纷呈,充满青春活力与创意。尤其是武术表演,武术团的成员在高难度动作后,眼神里依然透着坚定的光芒,让我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让我对学院即将开设的传统文化选修课充满期待,也渴望能加入类似的社团,在课余时间延续这份对文化的热爱,让校园生活不止有公式与数据。”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一班宫鹤说道:“我看完晚会的整体感受可凝练为‘艺彩交织,青春破界’。令我再三回味的是情景朗诵《乳娘》,当演员演绎乳娘哺育革命后代的故事时,一位演员眼中闪动的泪光与紧攥双拳的姿态极具冲击力,将无私奉献的精神鲜活呈现,让历史的深沉感与青春的共情力在舞台间交融,既具震撼力又饱含温度。这让我意识到,大学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殿堂,更是精神成长的土壤,接下来我想报名参加学校的红色实践社团,把这份感动转化为服务校园、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


更重要的是晚会让“大学生”这个身份变得真切起来。龙美如说:“随着开场十秒倒计时的结束,我意识到我真的是一名大学生啦。心情既激动又有点忐忑,更多的是一种成为大学生的自豪感。”谈及对新身份的理解,她表示以前觉得“大学生”只是一个身份标签,这一刻意识到它意味着要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一起,在这个校园里共同成长、承担责任,还要传承学校的精神,这是一种更有分量的身份。”晚会有不同风格的节目,涵盖了歌舞、武术、乐器演奏等,来自不同院系和社团的同学协作完成,能感受到大家在展现个性的同时又凝聚成一个整体,都在积极展现大学生的朝气与追求。”她说。


2025级统计与数学学院 龙美如


激情表演不仅点燃了新生们参与晚会的热情,也驱散了他们初入校园的疏离感。宫鹤说道:“晚会落幕后,我主动与旁边的同学探讨《麦西来普跳起来》的舞蹈设计,也和同专业同学交流对《燃梦派对》街舞的喜爱。经由这场晚会,明显感觉与校园、师生的距离大幅拉近。这种亲近感驱散了我对大学生活的陌生感,也让我更有热情参与社团活动 、结识不同领域的伙伴,相信这会助力我更快融入校园,在多元互动中找到自身的成长韵律。”


这场跨越舞台的交流不仅增进了学生情谊,更缓解了他们对身份转变的适应焦虑,期待他们未来在经贸校园里,期待同学们既能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韵味,又能大胆探索潮流艺术的表达,在包容多元的生态中成长为兼具情怀与活力的新青年,完成属于自己的蜕变。


探索·立坐标:校园初体验与心态转变


每位新生带着梦想和好奇,从家乡的温暖怀抱踏入这片未知的领域,他们在细碎的体验中建立对大学的认知,也悄然完成着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心态转变。


25级汉语言专业的张家硕,在社团招新时一眼就锁定了摄影社团。“在这里遇到了一群同样为光影着迷的人,我们会凑在一起分析构图技巧,分享各自拍过的落日与晚霞。”她惊喜地发现,大学的精彩不止在课堂:“社团为我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让爱好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也让校园生活变得立体而鲜活。”国际教育学院金融工程专业的郭浩然说道:“上床下桌让我眼前一亮。”良好的住宿环境让他快速卸下了离家的不安。他主动加入篮球社和创新创业联盟,学姐学长们的真诚指导让他倍感温暖:“原来成长路上,真的有很多人愿意陪你一同前行。”


2025级汉语言二班张家硕


2025级国教金融工程 郭浩然


来自2025级管信物流专业的重庆姑娘张馨,初入校园时最先探索的是食堂这个“生活据点”。食堂的惊喜则来得更直接,出发前父母一直担心河北饮食以面食为主、辣味稀缺,可当她和家人走进韶华餐厅,琳琅满目的菜品瞬间打消了顾虑:“自选餐厅的菜柜里鱼、肉、时蔬摆得满满当当,阿姨还笑着说‘菜还没上全呢’她瞬间放下了饮食乡愁。更让她觉得贴心的是校园布局的便利,1号宿舍、第三教学楼与韶华餐厅三点成线,无需绕路的设计,帮她快速适应了校园节奏。


2025级管信学院物流 张馨


从社团里的同频共振,到生活场景中的惊喜发现,新生们在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收获着成长的印记。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新生”,而是主动探索的“主人”,用好奇与热情消解陌生,用包容与适应拥抱变化,完成了从青涩到从容的初步蜕变。


规划·向未来:学业与梦想的双向奔赴


站在大学的新起点,面对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25级汉语言一班的常茳旖早早制定了学业规划:“大一先适应学习节奏,尽快通过英语四级;大二深入学习专业核心课,考下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证书;大三全力冲击保研,若未成功就专心备战考研。”这份规划的背后,是她对未来的明确目标——通过提升学历,在更广阔的平台实现自我价值。二班的张家硕表示希望能深入且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知识,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深耕创业项目,提升专业硬实力,为考研储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2025级汉语言一班常茳旖


2025级管信物流二班的吕加倍,将兴趣与学业、家乡发展紧密相连。“初中高中时学过架子鼓和吉他,但一直被学业挤占了练习时间。”他计划在周日通过社团、艺术学院或校外伙伴组建乐队,在学校活动中表演,沉浸式感受校园艺术氛围。作为雄安新区人,他希望四年后回乡工作,依托学校财经类专业优势增强竞争力,“未来会在专业课上多下功夫,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作业、备考各类证书,为回家乡发展打好基础。”


2025级管信物流二班吕加倍


2025级管信物流二班张馨则聚焦个人能力提升,给自己定下了三大目标:“首先是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如适应集体澡堂、与室友相处、应对地域文化差异,还要跟着社团解锁新技能;其次是社交能力,从和室友磨合到与老师沟通,甚至和食堂阿姨打招呼,学会沟通、礼仪都是需要提升的课题;最后是执行能力,我主动争取了班级临时负责人的职务,现在发通知都会立刻行动,改掉拖延的毛病,未来如果能当上班委,还能得到更多锻炼。”


新生们对四年时光的期待,藏在每一个具体的目标里:有人希望深耕专业,在学科竞赛中锤炼硬实力;有人打算平衡学业与爱好,让热爱成为独特的加分项;有人将个人发展与家乡建设相结合,为未来寻找更有温度的方向。他们深知大学时光的宝贵,不愿在迷茫中蹉跎岁月,渴望用清晰的规划与踏实的行动,让每一段时光都充满意义。


大学是人生中最富可能性的阶段,它像一片广阔的原野,允许每一株幼苗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对于2025级的新生来说,初入校园的这段时光,是适应与探索的过程,也是定位与扎根的过程。


未来四年,愿大家能带着初遇时的热情,把在晚会上感受到的青春力量,转化为课堂上深耕专业的动力,把探索校园时的好奇,变成解锁新技能、结识伙伴的勇气。在经贸的校园里,既能扎实走好每一步学业路,也能让热爱发光,最终成长为有目标、有能力、有温度的青年,交出一份不留遗憾的成长答卷。(记者:王艳萍 路璐 高雅楠 常雪璐 刘亚萌)


【责任编辑:刘欣阳】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