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实施“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这项政策的发布促进公众了解自身体重变化,主动调整饮食,加强运动和锻炼。这项政策对各高校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河北经贸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重视学生健康管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体重管理年”活动宣传海报
体重现状,改变在即
通过分析学校的体测数据表可知,2022年河北经贸大学的全体学生中低体重比例约为3.74%,超重比例约为12.73%,肥胖比例约为5.33%,正常比例约为78.18%;2023年全体同学的低体重比例约为5.14%,超重比例约为12.55%,肥胖比例约为5.6%,正常比例约为76.69%;2024年全体同学低体重比例约为3.88%,超重比例约为13.03%,肥胖比例约为5.44%,正常比例约为 77.63%。大部分同学的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从整体上来说,我校的学生健康情况较为平稳,但还是存在部分低体重,超重和肥胖的同学,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变。
如果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那么健康的体重就是奋斗的“硬件设施”。健康的体重是身心平衡的基石,它意味着身体代谢高效运转,器官负担适中,关节与骨骼承受的压力处于安全范围,同时稳定的体态有助于维持自信与积极情绪。相反,体重失衡则如同在身体内埋下隐患——肥胖易引发胰岛素抵抗、心血管疾病等连锁反应,而消瘦可能导致免疫脆弱、营养匮乏,两者皆可能通过激素紊乱或社会压力间接影响精神健康,形成恶性循环。无论过轻或过重,本质都是人体系统偏离了能量摄入与消耗的最佳动态平衡。
2024级法学2班的赵雨涵回想起自己高中由于压力过大和时间紧缺导致阶段性的肥胖,她说当时能够感觉到身体的沉重,走路还好,跑步会有些吃力,她认为肥胖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比如在每天两次的跑操活动中,她都会感觉到紧张和疲惫。
针对肥胖问题,生物科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刁春英说:“肥胖是一切其他疾病的基础。肥胖会引发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比如我们熟知的三高问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也会引发一系列慢性病,以及癌症。肥胖还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导致女性不孕不育,所以它对人体各方面影响都很大。

生物科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刁春英接受采访
体重焦虑,如何破题
体重影响的不仅仅是身体,对人的心理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赵雨涵直言,她很容易就会体重焦虑,有时是朋友之间讨论体重的时候,有时是在短视频平台刷到减肥视频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早上起来站在体重秤上时。每次她都会把体重情况发给自己的朋友以此来警示自己,并要求朋友监督她,但是面对不降反增的数字,她越来越焦虑。这种心态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偶尔想起就会让原本明媚的心情一落千丈。明明摄入的食物不多,每晚也有按时锻炼,效果却很不明显。
2024级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张文杰则有不一样的烦恼,她想起初二那年和家人买衣服的经历。由于身材过于瘦小,很多喜欢的衣服她都穿不出理想的效果,这让她感到既尴尬又无奈。对体重的焦虑甚至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张文杰回忆道:“每当我对自己的体重不满意时,失眠就成了困扰我的大问题。我担心太瘦会影响健康,也害怕因为体型问题被他人异样看待。”身边的同学在看到她偏瘦的体型,总会说她太瘦,甚至有人怀疑她患有厌食症。虽然张文杰知道他们是出于关心,但这些话语还是会让她心里很不舒服,进而影响一整天的心情。

2024级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张文杰接受采访
对于国家体重管理年的政策,同学们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持支持态度。他们认为这项政策的出台,将成为破解体重焦虑的关键。在体重管理时,很多人陷入越瘦越美的误区,这不仅对自身健康产生隐患,而且不知不觉中落入消费主义的陷阱。体重观念年的到来,培养合理饮食习惯和健康体重观念,鼓励人们通过徒步和爬山来管理体重,这将减少人们对体重的盲目焦虑,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尤其是针对因学习压力大、缺乏运动导致的不良作息和饮食习惯,政策能督促大家关注体重管理,培养自律习惯。通过制定饮食计划、规律运动等行为,同学们会感受到对生活的掌控力提升,进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律能力。管理体重,其实就是在管理健康。
体重健康,科学为首
根据我国发布的体重标准,正常体重的BMI【BMI = 体重(kg)÷ 身高²(m²)】值范围是18.5—23.9,超出或低于数字范围都是体重异常的表现。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体重管理成为当代社会无法避免的话题。互联网上减肥秘诀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饮品食物,各种各样的运动教程让人应接不暇,如何选择又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是一天只吃一顿饭的节食减肥,还是每天高强度锻炼的运动减肥?很显然,面对受损的消化系统和肌肉关节,二者都不是最佳选择,且与体重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如何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成为人们首要考虑的关键。
2024级统计与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赵晨旭在和同学讨论体重问题时,很容易产生体重焦虑。为了缓解,赵晨旭在了解很多减肥方法后选择控制饮食。在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月,她都严格控制每天的饮食摄入,并在晚上跑步。赵晨旭说:“之前也尝试过减肥,但是总是坚持不下来,这次虽然也有放弃的念头,为了解决一直存在的体重焦虑的问题,还是坚持了下来。”方法也有所成效,她的体重下降了5斤且没有反弹,在这之后她还会控制饮食,但更多的时候是正常健康地饮食。

2024级统计与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赵晨旭接受采访
张文杰为了增加体重,在暑假期间制定了详细的健康计划。“我坚持每天慢跑和游泳锻炼,在饮食上也更加在意,会多吃鱼、虾等优质蛋白,平时也会吃一些坚果来增加健康脂肪的摄入,有时还做深蹲、卧推等力量训练动作。”虽然效果不明显,但是张文杰认为心态的转变更为重要。当她不再只关注体重的数字,而是专注于身体的健康时,反而有了一定的成效。在维持健康体重的过程中,她明显感觉精力更充沛,自信心也增强了。
“管住嘴,迈开腿”,比起锻炼,控制好饮食更为重要。刁春英举了很简单的例子:“人在锻炼后会特别饿,在这时如果管不住嘴,就会吃的特别多,所以会起相反的作用。”关于饮食的摄入,首先要确保总能量不能超标,其次要限制摄入高能量食物,比如说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刁春英建议道:“我们可以把这些精质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精白米,精白面,换成各种粗粮,每天适量摄入,就能进一步保持身体健康。”控制饮食,再辅以锻炼加强身体素质,体重健康指日可待。老师自己也正在管理体重,平时会特别注意摄入食物的种类和总量。现在老师的身高是1.63m,体重114斤,BMI为21.45,这为同学们做了很好的表率。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把体重焦虑放下,合理规划饮食,坚持规律运动,定期监测体重,根据数据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当我们学会与体重和谐共处,也就能更好地拥抱健康美好的生活。(记者:路璐 张佳音 金芮帆)
【责任编辑:张惠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