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季运动会的赛场上,“同舟共济”项目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团队运动,是团队精神的具体展现。2024级旅游学院的庄桂锦、闫记聪、张琬笛、郑留振组成的四人小组,以默契为桨、信任为帆,在比赛中得到了“同舟共济”女子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庄桂锦(左1)代表团队上台领奖
组队之初,庄桂锦与其他三位队友是班级里关系亲近的朋友。当看到运动会“同舟共济”项目“四人站在木板船上协同动作前进”的介绍时,她们心中同时燃起好奇与期待,这项运动听起来既新奇又充满挑战,于是四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参加比赛。此时,她们不仅是生活中的朋友更是比赛中的战友,“与其说是一场比赛,不如说是一次特殊的团队冒险。” 庄桂锦回忆道。就这样,怀着对团队协作的向往,她们携手踏上了这段未知的旅程。
训练初期,现实便给了她们沉重一击。四人尝试将脚绑在木板上,光是确定前后站位就反复调整了十余次。庄桂锦说道:“我们失败了很多次,在最开始的尝试中有的人已经抬脚前进,有的人还待在原地,没走两步我们就重重摔倒在地。”坚硬的塑胶跑道蹭破了皮肤,疼痛让每个人心生怯意,但没有人提出放弃。她们意识到,这个项目容不得半点个人主义——四个人的步伐必须如同一个人的心跳般同步。“团队协作不是单打独斗,我们每个人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力量,齐心协力并且心无旁骛,才能获得胜利。”庄桂锦说到。
在之后的训练中,她们重拾勇气,互相鼓励,在一次次的磨合中找到了她们的专属节奏。训练场上,日复一日地传来整齐的“一二一”的口号声。喊“一”时迈左脚,喊“二”时迈右脚,通过无数次重复,她们逐渐找到感觉。庄桂锦说:“没有一开始就完美的团队,都是在一次次磨合中成长的,也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与我的队友们建立起信任的。”作为团队的“主心骨”,庄桂锦总是在队友气馁时及时鼓励:“摔跤是好事!每摔一次,就离成功更近一步!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们才可以进步。” 她们在跌倒中站起,于呐喊中凝聚,将团队精神淬炼为永不褪色的勋章,在日复一日的训练场上镌刻下熠熠生辉的群像。
比赛当天,紧张的氛围使她们倍感压力。候场时,看着其他队伍矫健的身影,队员们的手心都沁出了汗水。“听到隔壁男生组的鼓点声,我和我的队友们腿都是软的。” 庄桂锦坦言。但队友间一个眼神、一次击掌、一句“加油,平常心”,便让忐忑的心迅速安定下来。比赛前,她们特意用手机拍下四人并肩而立的合照——这不仅是纪念,更是对彼此的承诺。

庄桂锦(左3)和三位队友的合照
随着发令枪响,她们齐声喊着口号,步伐稳健地冲了出去。那一刻,四个人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庄桂锦说:“耳边只有队友的呼吸声和整齐的口号,我们的心好像真的连在了一起。” 冲过终点线的瞬间,庄桂锦长舒一口气,转身为队友们鼓掌。直到听到广播宣布他们获得第二名,大家才如梦初醒,欢呼着拥抱在一起——这个意料之外的成绩,是团队力量的最好证明。

庄桂锦(左1)和队友比赛
“同舟共济”的经历,庄桂锦对团队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不仅是简单的并肩作战,更是把自己完全交给团队,相信彼此的力量。” 从最初的好奇尝试,到训练时的咬牙坚持,再到赛场上的默契表现,庄桂锦和队友们用行动诠释了团队精神的真谛。在人生的赛道上,或许我们都需要这样一场“同舟共济”的历练——学会信任他人,懂得为集体付出,最终在团结协作中收获成长与荣耀。
当夕阳的余晖照耀在赛场上时,春季运动会也缓缓落下帷幕。对庄桂锦团队来说,挑战极限的突破瞬间以及齐心协力的团队合作,早已超越了胜负的边界。此次经历,不仅是青春最热烈的注脚,更将化作人生道路上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种,激励着她们在人生的赛道上,始终以拼搏为帆,以热爱为桨,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一往无前。 (记者:李雨菲)
【责任编辑:张惠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