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方寸舞台,百态青春——河北经贸大学雷雨话剧社专访
时间:2025-04-23 16:17:59

在光影交织的方寸舞台之上,幕布起落间,青春的脉搏正以最炽热的姿态跃动。4月10日晚,由河北经贸大学雷雨话剧社主办的“春日限定·剧场之约”2025春季小剧专场在校礼堂上演,雷雨话剧社的演员们以真诚为墨,以热忱为笔,在有限的舞台空间里勾勒出无限的可能,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常都在聚光灯下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热爱,是我们聚在一起的理由


雷雨话剧社于2006年成立,从开始筹备到现在已经走过20多年,话剧社的宗旨是丰富同学们的艺术生活,发展河北经贸大学话剧事业,为爱好表演的同学提供舞台,为全校师生奉献高水平的话剧艺术。本届社长韩笑冉介绍说:“话剧社的名字是因为《雷雨》这部话剧,它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剧目,我们也在不断地演绎,希望可以重现经典。”


雷雨话剧社社团标志


社团的招新条件就是要对表演有一颗热爱之心。在谈到如何加入话剧社时,编导王心滢说:“我小时候喜欢朗诵,对话剧也比较感兴趣。感觉话剧介于表演和朗诵之间,既需要台词功底,也需要表演功底。所以在众多社团招新的时候选择了雷雨话剧社。”王心滢说她印象最深的角色是《日出》里的李石清,“李石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他出身贫寒却精明能干,一心想翻身到上层阶级。在他和妻子交谈的戏份中,他的爆发让观众看到了他的野心和悲愤。”王心滢也通过不断钻研剧本真正地将李石清带到舞台上。


《日出》大剧公演合照


一部话剧从开始筹备到登台演出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打磨。导演王冉说:“《日出》是暑假就选好的剧本,从开学就一直排练,一直到学期末才能上映。”这是一条很长的战线,对于话剧社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王冉谈及这段经历时,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条筹备之路越是漫长,越是艰辛,但这恰恰是戏剧魅力的一部分。像《日出》这样的经典大剧,有着极高的专业水准,无论是演员还是导演,都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作为导演,我愿意倾注全部心血,反复打磨演员的台词和走位,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只希望能将这部作品的精髓完美呈现。”


在创作过程中,王冉展现出了对戏剧艺术的极致尊重与热爱。她没有厚此薄彼,不会只聚焦于主角,而是以近乎苛刻的态度,一帧一帧地反复观看原剧,深入研究每一个角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她认真地说道:“在一部完整的剧本里,无论是光芒四射的主角,还是戏份寥寥的小角色,哪怕只是一个细微的抬手动作,都蕴含着独特的设计意义。我们要做的,就是怀着敬畏之心,去探寻、去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是对戏剧创作的尊重,更是对观众的负责。”在王冉的戏剧理念中,对演员的尊重与信任彰显着她对戏剧艺术的深刻理解。她坚信,演员的自我体会远比导演的单方面引导更为珍贵。她期待每一位演员都能在深入理解角色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独特感悟,演绎出属于自己的风格,让角色在舞台上绽放出独一无二的光彩。


在她心中,这段为了热爱的戏剧事业共同拼搏的日子,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历程,更是一段温暖而难忘的人生旅程,是她生命中熠熠生辉的宝贵财富,见证着她对戏剧艺术永恒的热爱与追求。


《日出》剧照


因为热爱,所以敢于挑战有难度的角色。演员赵欣羽饰演《日出》中的陈白露,陈白露聪明美丽、清醒却又沉沦,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角色。赵欣羽说:“虽然台词特别熟了,但压力还是很大,在演出的前一周都睡不着觉,一想到演出就很紧张。但是一到舞台上这些紧张就消散了,只剩沉浸其中的喜悦。”在整部剧中,“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是赵欣羽最喜欢的台词,对此她有自己深刻的见解和感受:“这暗含了旧社会的黑暗,陈白露这一批人是新社会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们没有进入到新社会,他们只是揭露了旧社会的一些黑暗。”对角色所经历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的深入理解,使赵欣羽将陈白露这个人物塑造得真实、立体,异常出彩。


赵欣羽《日出》定妆照


话剧社成员们因为热爱相聚一堂,因为热爱在舞台上散发光芒。热爱永不落幕,舞台上的灯光永远为每一个怀揣梦想的灵魂而亮。

协作,是我们演绎话剧的方式


协作,是演绎话剧的方式。一场精彩话剧的呈现,离不开话剧社每个成员的紧密协作。社长韩笑冉、副社长王玉晗、导演、编剧、监制、服化部、宣传部和财务部等,雷雨话剧社的成长得益于每一位成员和每一个部门的密切配合。


在从一个剧本成型为一场话剧的过程中,无论是导演、编剧、演员还是服化道的成员,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社长和副社负责整个社团的管理以及与指导老师的对接,编剧负责剧本的来源和剧目的选择,导演负责挑选剧本和演员排练到最后的舞台演绎,监制负责灯光、音效等幕后工作,服化部负责舞美上的事务,财务部负责和其他社团以及在学校拉赞助,拨放经费。他们各司其职,维持社团的运营,同时又钻研剧本,努力塑造属于自己的角色,打造多彩的舞台。


日常排练照


在角色分配方面,编导王心滢表示每一部话剧的角色选择都是采取自主选择的方式,出现多人竞争同一角色时就会通过表演投票决定角色归属,尽全力将剧本演绎到最好。他们每个人的角色都是最适合自己的角色。“我在面试陈白露的时候,导演觉得我不太合适,她就根据我的外形、性格特征让我试演日出里旅馆的茶房王福生,然后获得了很好的舞台效果。”王玉晗说道。


《日出》剧照


排练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不乏困难与挑战,社团全体成员就是彼此最坚强的后盾。王玉晗回忆:“我最开始演王福生感到非常不舒服,他是一个男性角色,同时我又是第一次演这种比较大型的正剧,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很不习惯,而且他有种拜高踩低的谄媚性格,我本身长得也比较高,就很难做出他的那些动作,对我本人来说想演出理想的效果也就特别困难,那时社团里有经验的学姐教给我演这种正剧的经验以及一些角色反串的技巧。”陈白露的饰演者赵欣羽对此也深有感慨:“陈白露这个角色很难演,从一个富家千金沦落成了一个不太好的交际花,这里面的情感十分复杂,对演员的台词功底也有很大的考验,对演好这个角色有很大的压力,当时我就一遍一遍地去原剧中寻找启发和灵感,每看一次就加深一点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再加上导演和同学们都在努力地引导和支持我,在一次次地练习后慢慢地就可以很自然地演出来了。”


雷雨话剧社招新摆摊合照


协作互助是雷雨话剧社最靓丽的底色。导演王冉谈起刚接触导演这个职务时的经历十分感动,刚进入社团时对一切都是迷茫的,对导演的职责不是很明晰,学姐王雨昕十分有耐心地教给她技能和方法,现在王冉已经能够独立地成为一部话剧的导演。在演绎角色的时候,面对挑战的往往不是一个人,还有导演的帮助、同学之间的相互指导,也有社团里的学姐一直在引导我们,最后才能顺利完成剧本的演出。”高晗这样说道。服化部李昀萍谈起她的工作时也颇有感触:“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我会和社长和导演沟通,确定预算,从而确定服装、妆造的可操作范围,然后我会和演员沟通,询问他们的服装、妆容喜好、对角色的理解,使我的工作更好展开,更好与大家合作。”在准备舞台时,监制冯悦负责了全部的道具,“我们会将各自需要的统计给对方,既方便又清晰。其实在两次演出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大家都一起在为最终的成功演出而尽可能多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传承,是我们不断发展的动力


话剧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与艺术理想。在文化传承体系中,高校作为育人主阵地,通过学生社团这一实践平台,持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与艺术表现力。


社长韩笑冉接受采访


在话剧的演绎方面,除了对《日出》《雷雨》这种经典话剧的演绎,话剧社每年还会推出小剧专场,成员们凭借各自的阅片经验,决定出专场演绎的剧本。“喜剧演绎是我们社团的一个传承特色,除了大型话剧,我们会在小剧编一些喜剧,也是为了给大家在繁忙的课业之外添加一丝欢乐,可以让大家有更好的演出体验。”韩笑冉说。今年的春季小剧专场,成员们演绎了《十字街头》《遇人不赎》《披星戴月的想你》等七个小剧,赢得观众广泛好评。


雷雨话剧社小剧专场


除了小剧专场,“围读剧本”是雷雨话剧社的另一大传承特色,在排练期间,各个成员聚在一起,代入角色的语气,互相对台词。对此,王心滢回忆道:“大一参与排练时,上一届的导演指导我们台词,她经常逐字逐句地纠正我们,也非常注意细节,效率非常高,每次排练我都会收获很多。”每次围读剧本,不仅仅是成员们和角色之间的互动,更是成员之间友谊的加深,李昀萍说: “我要感谢雷雨话剧社所有的同学,感谢这个机会让我站在了舞台上,感谢这个机会让我拥有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感谢雷雨话剧社给了我许多快乐、美好、新奇、独特的体验,感谢话剧社里所有人付出的所有努力和时间,雷雨的故事还在继续!”


话剧社成员合照


明年,将是雷雨话剧社成立20周年,社团成员们希望话剧社能继续做大做强,也希望话剧社能够走出校园,走上更大的舞台,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雷雨话剧社。与此同时,成员们表示,无论是在剧本打磨、角色塑造还是网络宣传等方面,都会在传承话剧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特色,不断发展成具有独特风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社团。


雷雨话剧社的年轻学子们怀揣着对艺术的热爱与对文化的敬仰,投身于话剧的创作与表演之中。因爱相聚,为爱发声。对于许多成员来说,雷雨话剧社不仅是社团,更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话剧不仅是表演,更是青春的注脚,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记者:刘欣阳 陈烁语 高雅楠)


【责任编辑:骆泽璇】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