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敢闯会创,青春无畏——经贸学子勇闯创业赛道
时间:2024-12-20 16:44:00

青春是一个拥有着无限的激情与热忱,充满梦想与希望的时光。在河北经贸大学的校园内,有这样一群人,从太阳升起到夜幕降临,除了上课时间,始终驻守在创业孵化园中,他们是一群拥有创业梦的年轻人,是“敢闯会创”的经贸学子。


传承·创新


时代的发展呼唤文化的传承。在河北经贸大学创业孵化园中,有这样一个工作室,它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将传统戏曲中的音乐、服饰、头面、脸谱等元素提取出来,发挥成员的艺术素养,利用多项非遗工艺,结合现代化审美,制作能满足多种消费群体的产品,包括手工串珠、汉服配饰等。这便是“翩跹”戏韵工作室。


工作室工作场景


2023年,崔汇娴在师姐手中接管负责了工作室,工作室成员都是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合作起来也比较顺利,彼此交流协商,共同运营。工作室主要经营业务以音乐作品和文创设计产品为主,联袂多家伙伴,打造销售网络,保障作品畅销无忧。工作计划随活动调整,重点强化营销培训,提升团队综合实力。


刚进入大学时,崔汇娴认为自己只是单纯地学习专业课程,并没有想过会接手一个工作室,“我最初接手的时候比较紧张,因为之前我没有接触过这些内容,作为一个工作室的负责人,我需要去想怎么让这个工作室发展地更好,什么样的人是我们需要的,还能做些什么让工作室更加完善,让它能更好的运营。”崔汇娴说道。


回顾工作室的发展,老师的引导无疑是关键因素之一。从最初的师姐引领入门,到后面老师在专业知识与创业方向上的耐心指导,都为工作室团队成员提供了成长的方向。与此同时,学校也为工作室创造了良好的孵化环境,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创业项目的探索与实践,在校园这片温暖的港湾中,安心追逐创业梦想。


崔汇娴手作作品


“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工作室中所蕴含的戏曲文化需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我们要把戏曲作为一个文化元素去剖析,而不是浮于表面,仅仅将它当作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董去看待。要试着将戏曲和我们现在的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是崔汇娴提出的项目创新点。在工艺品创新过程中,工作室的成员们会在戏曲演唱者的唱腔中去寻觅灵感,并加入个人想象,化抽象为具体,将所思所想融入作品中,并转化为更精致的手工艺品,以便更好地适应当下人们的喜好。对此,崔汇娴解释说道:“其实音乐也是有色彩的,比如听到激昂的音乐,我们便会和那些强烈的颜色,对比感强的线条相联系起来,而听到绵长的、悲伤的音乐时,则会想到那些黯淡、深沉的颜色。”凭借着对戏曲的独特理解与敏感,“翩跹”戏韵工作室的成员们将内心的感受具象地展现出来,转化成为手作作品中的小巧思,收获了大量支持与喜爱。


该作品灵感来源于川剧《碧波红莲》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学业与工作的平衡成为工作室面临的一大挑战。由于团队内成员都是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因此常常会遇到学校演出活动与工作室事务相互冲突的情况,需要精心协调安排。“我们都会提前做好时间规划,但因为任务繁重也需要更多地将自己的个人时间压缩,每一个成员都在为团队着想,努力地去承担更多的事物。因此虽然时间上略显仓促,但我们也总能很好的完成工作室的事务。”在崔汇娴看来,工作室的良好发展得益于成员们的团结合作,团队成员们深知,在协调各方关系的过程中,不仅要为自身利益考量,更要追求合作共赢,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每一个挑战,努力让工作室的运营更加顺畅高效,“虽然会感觉到累,但是大家在一块工作,就是痛并快乐着。”崔汇娴如是说。


经贸“喜”市摆摊活动


如果把创业比作什么,崔汇娴则认为创业是一盘棋局。“如果真的想走创业这条路的,前期要做很多准备。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考量自己是否具备相关素养,能否分配好自己的时间,眼光够不够长远等等。就像一盘棋局,面对很多突发情况都需要去想如何正确地处理,资金如何去筹集,关系如何去拓展。如果有创业的想法,并且考虑得很清楚了,那就勇敢行动,光想不做也只会是白日梦。”这既是崔汇娴自己对于创业的理解,同样也是给予初期创业者的建议。创业初期,要有长远眼光与自控力,不惧突发状况,不能仅停于构想,要付诸实践,勇敢迈出第一步。


热爱·成长


在校园的创业舞台上,还有这样一支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团队,他们,是学子手工坊,一群怀揣着满腔热忱与无限创意的灵魂,以校园文化为灵感源泉,巧妙融合传统与现代,于学业之隙探索创业的无限可能。


团队的起源可追溯至2017年,据指导教师张静妙所说,学子手工坊最初只是作为旅游学院团委旗下创业园的一个项目,在她的带领下,几个旅游学院的学生开启了征程。从最初在创业园22号格子间专注于校园纪念品的设计制作,如独具匠心的金属书签、彰显校园特色的帆布包等,到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正式的社团,团队成员亲身参与校园文创产品设计、与客户沟通协商以及产品线上线下双渠道售卖等一系列环节,付出了很多努力。现如今,学子手工坊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同学参与,团队内部经过层层筛选,留下骨干成员深入创业园经营。


学子手工坊日常活动


在团队发展过程中,院团委给予了大力支持,积极与学校大学生活动中心和创业园联系活动场地,并配备相关设施,这为团队初期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团队成员们自身也积极探索,不断拓展业务领域,除了校内文创产品的设计制作与销售,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以考察和培养人才。详细记录活动情况的记录本见证了一次次活动的精彩瞬间,不仅记录了成员们在银杏节等重大活动的经历,也记录了他们的日常手工制作等活动,一批批有意愿、有能力的成员们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显露出来,逐渐参与到创业项目的核心环节。


对学子手工坊的成员们来说,银杏节活动无疑是他们工作经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据学子手工坊团支部书记卢艳慧回忆,银杏节期间,负责塑封工作的成员们从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大家热情高涨,毫无怨言。在贴纸书签和火漆摊位,不少小孩子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进行亲手制作,孩子们的创意和不同人群对银杏主题文创产品的喜爱,让摊位前热闹非凡,火漆甚至供不应求,“看着许多校友和外界人士驻足在我们的摊位前,对我们的文创产品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认同感,并大量购买书签等纪念品时,我们真的非常开心,感觉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银杏节活动合照


谈及大学生校内创业,指导教师张静妙提到,学校为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大支持,“学校不仅为创业项目提供了固定的场地支持,还无需租金,减轻了同学们的创业成本。并且就学子手工坊来说,由于该项目填补了学校文创产品领域的空白,学校宣传部也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与合作,为工作室的发展创造了很多机会。”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创业之路会一帆风顺,如今,学子手工坊在线上销售方面存在短板,如销售额偏低、公众号和抖音账号运营延续性差、网上店铺管理不善等问题。对此,团队计划未来能够重新装修工作室,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线下空间,同时加强线上平台的合理利用,做好换届传承工作,让线上资源得以延续和发展,进一步与学校合作,丰富校园文化产品种类,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影响力。


在团队整体向稳向好发展的过程中,学子手工坊的成员们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成长。学子手工坊组织委员张琬悠认为在手工坊的经历及历练让自己受益良多,“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沟通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能够更加从容地去介绍和售卖产品。同时,我也在与客户交流以及陪伴孩子做手工等经历之中,积累了许多与众不同的经验,通过实践亲身体验到了课本之外的知识,将自身的兴趣转化为实际项目并收获有意义的成果,这让我十分享受其中。”从最初售卖产品时的忐忑不安,到如今处理起事情时井井有条,游刃有余,王荣华在学子手工坊中收获了更好的自己。


日常活动


这支校园创业团队在成长道路上既有成绩与收获,也面临挑战与思考。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与担当,为校园创业群体树立了榜样,激励更多同学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勇敢前行,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探索成长,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支持·引导


提灯引路,路漫漫其修远兮;言传身教,教谆谆而明道。


“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很积极,目前园区有23个项目正在孵化当中,学校会安排创业园集中路演考核,同时结合多种形式综合考评。对于考核优秀的项目分别给予3000元创业奖励金。”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市场开发科马荧晗表示,这大大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艰辛与快乐并存,“他们在商业运营、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但每次问题的解决也是一种历练,看到他们不断地成长和进步,我们老师都感到非常的欣慰和开心。”马荧晗说道。解决过程中,有缓流也有险滩,学校方面的支持为学生创业团队减轻了不少压力,助力学生创业可持续地发展与成长。


创业孵化园项目考核


经过对如今校园内创业项目的了解,马荧晗认为现下大学生在创业项目上更加偏向于具有创新性和创意类项目,在创新性高的同时兼具可行性,而这也对团队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团队成员应具备与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成员之间要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执行力。马荧晗在创业团队资源对接方面也进行了细致的规划,通过前期理念帮扶、后期合作推荐等为创业团队提供优质资源,促进团队项目可持续发展。


创业孵化园项目展板


在提及创业经验及建议时,马荧晗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到“四步走”,“一定要做到目标清晰规划、高效团队沟通、谨慎决策与风险评估、注重客户反馈等四个方面,将这四个方面的要求做到极致,就一定能够看到成果。”而对于当今大环境下就业竞争激烈,大学生该如何选择的现状,马荧晗认为自主创业是一条很好的出路,但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对于有创业想法、敢于冒险和具备一定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创业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同时也能创造就业机会。但同样,创业也是有风险的,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大家也应当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及自身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创业赛道上并非一帆风顺,马荧晗对未来更多加入创业的大学生表示欢迎,希望创业者能够保持初心、勇于创新,始终牢记自己的创业目标,不轻言放弃、不断探索。但也同样支持大家去结合自身性格特点、能力素养、个人兴趣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创业与就业无好坏之分,考虑清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它允许多样性的人生出现,每个选择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就业艰难的大环境下,考公考研似乎已成为每个人的不二之选,但也有很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创业”这样一条道路,在这个旷野上散发出自己的光芒,小小的身影闪耀着努力的光辉,在这条道路上他们不迷茫有目标,真正做到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记者:刘欣阳 张春颖 常雪璐 王艳萍)


【责任编辑:袁伟佳】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