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枝头秋意浓,黄金满地叶纷飞”。自古以来,银杏就是秋的一种代表。学校的“金秋银杏节”虽已落幕数日,经贸校园里的银杏叶也已被秋风拂尽,但银杏林的浪漫带给广大师生和市民的美好回忆依然久久留存。活动期间,我校社团组织—晨风汉韵社大放异彩,古风古韵的汉服表演与金秋银杏交相辉映,展现汉服之美的同时也使国风与汉服文化深入人心,引起了众多关注。
第一折:妆造匠心,表演筹备
早上六点整,当第一缕晨光穿透薄雾洒向校园时,晨风汉韵社的部分成员已经在创业园区的格子间集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妆造准备。化妆,发型,汉服……大家根据自己的特点,探寻着最适合自己的风格。汉服妆造最重要的便是对发型的打造,所以大家决定首先攻克这个难题,只见熟练的巧手上下翻飞,一个个假发片、假发包也被一字夹固定在头上,一个个繁复的发型逐渐展现在大家眼前。

晨风汉韵社成员正在做汉服妆造

晨风汉韵社成员正在做汉服妆造
妆造对于汉服表演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精致优美的妆造会提升整场汉服表演的观感和体验。也正因为如此,晨风汉韵社的成员们在对待“妆造”上耗费了自己的大量心血。丰富的表演经历使得她们在妆造上表现得极为熟稔。一面镜子、一双巧手、一个巧思,一个人便可以将复杂的妆造尽数呈现。为了尽可能地节约时间,晨风汉韵社的部分成员们聚集到一起,我为你化妆,你为我做造型,手上的动作纷繁变换,却又有条不紊,场面十分的和谐。在经过长达四五个小时的工作后,晨风汉韵社全体成员都完成了今天的装扮。回忆起学习妆造的经过,晨风汉韵社社长崔汇娴感慨良多。她笑着说:“我刚开始学习做妆造的时候很难固定好头发,导致最后的效果就像是‘被打入冷宫疯了的妃子’。经过不断地学习改进,以及一次次活动的锻炼,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做出很复杂的造型了。就比如我这次做的造型,和之前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社团的另一名成员李萌玥在2016年就与汉服结缘,刚开始学习妆造的时候她也有自己的困扰。面对有些只有成品图但是没有详细教程的发型,她只能自己去摸索尝试。六年时间过去,现在的她对于汉服妆造有了自己的心得,在银杏节现场她一身素衣,长发飘飘,手握纸伞在银杏林中轻盈起舞。但问起哪一个妆造最难忘,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第一次做出来的汉服发型。虽然后来做过很多复杂多样的造型,但是最初的那个在我的脑海里最清晰。”

李萌玥演出照
经过千挑万选,晨风汉韵社最终敲定了汉服走秀这一展现汉服的形式。社团内的很多成员是第一次接触汉服走秀,从动作、神韵、表情到节奏把控和整体效果,每一个环节都精心打磨。值得一提的是,成员中有人有专业汉服走秀大赛参赛经验且受过老师指导,为表演增色不少;还有部分成员有舞蹈基础,使得动作处理更加流畅美观。傍晚下课后,大家聚集在轮滑场,先自己打磨锻炼,再和集体合作展现。伴随着小音响里的音乐声,大家的动作也越来越熟练。在银杏节的准备现场,晨风汉韵社的成员们依旧忙碌而专注。有的成员精心整理着汉服,检查每一处细节,确保服饰完美呈现;有的成员在互相交流展示姿势和动作,力求在舞台上展现出汉服独特的韵味。她们带着对汉服的热爱和传承文化的责任感,都想在银杏节为大家带来精彩表演,让更多人领略汉服之美。
第二折:秋韵汉衣,表演进行
11月9日上午十一点,一场美轮美奂的汉服走秀活动在学校图书馆旁盛大举行。伴随着悠扬古乐,汉服表演者轻盈的身姿与银杏落叶共绘唯美画卷。活动伊始,身着不同形制汉服的成员们依次亮相,在她们的衣袖之间,舞步走过之地无处不留香。她们排好队形,行走在人群之间,一步一步摇动着裙摆,演出最后,所有表演人员依次排开,集体亮相,纷繁各异的服饰尽数呈现在大家眼前,与周遭的金黄银杏相得益彰,展现出灵动神韵的东方色彩。相机的镜头被集中吸引在她们身上,许多游客不由得感叹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讨论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断。这次的表演无疑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一次实践,让更多人看到了不同的中式美。

晨风汉韵社合照

晨风汉韵社走秀现场
随着成员们的身影,表演转至下午两点的第一教学楼前。现场人潮涌动,身着汉服的晨风汉韵社成员手拿一把扇,轻遮脸庞;手持一柄伞,随着风的方向使动;手提一盏灯,向四处照明;表演者一个接着一个走过,配上精致的妆容和摇曳的身姿,身着多种样式的服饰,战国袍、曲裾、直裾、襦裙,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优雅的动作展示尽显千年礼仪风范。表演过程中,台下的观众赞叹连连,领略着古代文化魅力的同时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这精彩的瞬间。

晨风汉韵社成员宋好接受采访
晨风汉韵社的成员宋好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参加银杏节汉服表演活动了。从大一到现在,对汉服有着深厚感情的她十分珍惜每一次展示汉服的机会。与前两次银杏节不同的是,这次的银杏节活动参加的社员变多了,大家的妆造和服饰也更加的多样化,来围观的群众也从以往单纯的“凑热闹”变成真正了解汉服,热爱汉服。这不仅是对汉服文化的展现,更是对中华传统礼节,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而社团前社长崔汇娴对汉服有着自己的理解。她提到大学短短四年,每一年都有新的朋友加入,每一年都有好的老友离开。大家怀着共同的爱好相聚在一起并不断坚持下去,这比把汉服单纯当做服饰去穿更加有意义。即便自己已经退出社团的管理层,出于对社团的关心和对汉服与传统文化的热爱,她仍旧积极地参加每个活动。关于这次银杏节活动,晨风汉韵社成员李萌玥非常赞同汉服和银杏的结合。她说:“银杏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它和汉服一样,从千年前走来,到今天依旧熠熠生辉。”

晨风汉韵社成员崔汇娴表演
银杏和汉服从千年前走来,为我们带来了如此盛典。晨风汉韵社将汉服文化带到我们的身边,也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舞蹈和走秀过程中学到的底蕴和内涵,最后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是大放异彩的汉服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
第三折:观众实感,古韵传承
晨风汉韵社精彩的表演是对汉服的展示,对文化的传承,这给在场的观众带来了极大的感触和震撼。河北青年报的记者韩兵说道:“汉服表演令我眼前一亮,包括表演者的妆造和服装都特别的精良,一看就是下了狠功夫,我觉得自己没有白来。”在问到对于此次活动的看法时,她说:“同学们选择汉服的同时必然都会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理解那个时代的审美,由古及今,在校园内推崇汉服文化,这也是爱国主义的一种体现,丰富了学生校园活动的同时也加深了爱国之情。”

河北青年报记者韩兵接受采访
和妈妈一起来参观的小朋友王丁卉早早便等候在表演的现场,她看着社团的成员们一个接一个优雅地走过,心中也燃起了对汉服无限的憧憬和向往。她说:“我最喜欢拿着伞的姐姐,我以后也想像她一样。”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刘怡心对这次活动也心有感触。在观看表演之后,除了迎面而来的美感和震撼,她体会更多的是中国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自信。传统文化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通过汉服走秀这一实体展现,大家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王丁卉和她的妈妈
汉服社成员们怀揣着热情与希望,带着理解与合作,在金秋银杏节当天展现出了一幅精彩的作品。在这一过程中,晨风汉韵社的成员们与欣赏表演的观众们互相支持,成员们为观众带来了美轮美奂的表演,而观众的支持同样也是成员们保持热情的动力。
“风动汉衣银杏雨,古风新韵共悠扬”。晨风汉韵社的成员们对汉服的热爱不仅是对其华丽外表的钟情,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担当。不是浮于表面的口头承诺,而是内化于心的身体力行。她们将继续带着热爱与坚持传承汉服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记者:金芮帆 王柯冉 谢诺依 刘亚萌)
【责任编辑:骆泽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