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孙英莲)
年过完了,人们也都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许多老人也就又回到了“空巢”状态。专家提醒,突如其来的节后“空巢”会威胁到老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对于“空巢”老人来说,每一个节日长假之后都是其最脆弱的时候,特别是在像春节这样的重大传统节日之后,更是他们健康问题高发的时候。因为节日期间子女和亲朋好友都在身边,老人的心理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原来的生物钟也被打乱了。节日过后,宽松、愉快的气氛陡然消失,前后反差巨大,老人心理上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这种抑郁往往会影响到老人的心脏血管健康,诱发一系列疾病。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空巢”家庭已接近50%。这也就意味着,近半老人将遇到节后“空巢”问题。如何使空巢老人避免“节后空巢症”,既是一个家庭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作为子女,要充分理解父母的感受,体恤父母的恋子之情。节后投入工作,莫忘空巢老人。在到达学习、工作地点后,第一时间给父母报个平安,有事没事常打个电话,聊个微信,多开几回视频,让父母觉得你就在他身边。在节假日、周末休息的时间常回家看看,多和父母谈谈心,帮父母做做家务,这样就能多多少少减轻老人的一些孤独感。
心理上“空巢”、孤独,都是老人自己的感受,那他们自己应该如何调节呢?即便为人子女,应该给予父母关心照顾,但是孩子长大了,他们也应该有他们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如此一想,就会多一些坦然。老伴之间多一些陪伴,多一些体贴;常找老友聚聚,和邻居聊聊天;空闲时间,可以到热闹地方去走走转转;再培养些爱好,忙他个手脚不得闲。,节后,老年人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交往中冲淡节后的孤独。乐趣一增多,精力一分散,哪还有工夫去孤单?
让老人远离“节后空巢症”,公共服务也不能缺位。随着我国社会加速老龄化,各级政府应加快实施敬老爱老助老工程,让广大老年人活得更有尊严、更有情趣,更加幸福地安享晚年。卫生部门应推出专项服务,对空巢老人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有条件的社区,应多组织一些文体活动,配备必要的文体设施,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和组织,可开展志愿者上门服务,陪空巢老人聊天,等等。
我们为人子女,我们都有父母,我们在成长,我们的父母也在变老,关心关心他们吧,我们离开了父母去独立,去成熟,但是不要忘了父母,时刻牵挂着他们,保持联系,常回家看看!
【值班编辑:韩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