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老人养老应该谁来负责
时间:2018-01-15 14:11:35

(新闻中心记者 孙英莲)

    近日,在南京六合区延安北路一栋老居民小区里,81岁独居老太死于家中。邻居闻到异味并反映给社区,社区敲门无人应,警察赶到现场,才确认老人死亡。从老人留下的遗书看,老人疑为在10月5日死亡,至被发现时已过去2个多月。为何去世2个多月无人知?

    同样,一则《儿子移民国外,八旬独居老人街头贴广告求“收养”:我不去养老院,想有个家》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据视频显示,天津南开区一位85岁的老人每月退休金6000元,在公交站贴纸条,寻求收养人,称儿子同意自己找他人赡养。

    近年来,留守老人不断增多,老人独居存在着很多问题,留守老人“求收养”,独居老人亡不知。他们的心中又有着多少的孤独、无奈和渴望?这也给我们提出了问题。

    老人到底应该如何养老?

    首先老人的子女应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赡养义务。独居老人本就脆弱,心里存在些许问题,儿女如若毫不关心,老人就更加孤单,并且老人因突发疾病等死亡,这是不可预测的,但是如果老人的子女有足够的孝心,即使不能天天回家照应,也应该天天打个电话,至少两天打个电话回家问候一声。如果能做到这样,也就不会出现老人死在家中两个多月不被发现的情况了。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如果其子女能经常看望老人,并安排保姆照顾老人,让老人过上温暖的家庭生活,老人或许不会“求收养”。

    这两个案例,不仅值得老人子女反思,对其他人也是种提醒。

    再者,社会化家庭养老也可以探索。目前,符合法律规定的孩子可以被收养,渴望自己被其他家庭抚养的老人也应该可以被“收养”。法律人士称,只要双方愿意,老人可以找任何人支付对价,签订遗赠抚养协议。即从法律角度来说,社会化的家庭养老是可行的,是可以探索的。

    问题在于,由于缺少先例和明确的政策法律支持,好心人还不敢抚养老人。笔者以为,不妨像支持孩子被收养一样明确支持老人被其他家庭抚养,这既能满足部分老人特殊需要,又能打消好心人顾虑,也能减轻社会养老压力。

    其次,社区关爱也很重要。社区经常组织留守老人活动,就能让老人有一个活动圈和人际圈,这样就可以相互照应,哪个家里出现什么情况就容易被发现。如果社区经常组织老人体检,就可以对老人的身体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如果能经常提醒并教会老人应对办法,就会使老人自己注意身体,一旦出现情况也好处置。

    对于老人,尊重关爱不可少。从某种意义来说,养老方式还要继续探索,还需多元化。

【值班编辑:曾慧敏】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