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拾贝】 从此我们只有死别——《我们仨》读后感
时间:2017-12-15 16:58:34

(新闻中心记者 张佳琪)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是这本书的题记,在看到这句话时我就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

    泛黄的封面起了毛边,给人带来一种历史的凝重感,但同时,也带来了雅致、自然之风韵。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妨抽出些时间,看看这本需要被慢慢咀嚼的书。从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中,我们仿佛从今天回到了昨天,看看那过去的人,听听那过去的事。一家人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就这样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书中最后又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被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路在何方,家在何处?愿杨绛此生在这寻寻觅觅中永远怀着”我们仨”这份曾经的幸福。

    读了杨绛的《我们仨》,从作者行云流水般的文字里,我真切感受到她和钱锺书以及他们的女儿阿媛一家三口的至情至爱。其情之真,其爱之切让我对家的含义,对爱的责任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自己饿肚子的时候,会想到妈妈可口的饭菜;在生病的时候,会想到家里面温暖的关怀;在生气的时候,会想起爸爸常在耳边说的要开心生活,活在当下;在不想再坚持下去的时候,会想起爸妈任劳任怨的样子……

    家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满足、物质上的需求,它更能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当我们身心疲惫的时候,家里有一盏等待的灯火,当我们远行的时候,家里有一份长长的牵挂。无论离家多远,我们回首遥望的是它,期待回归的也是它。家是我们永远的驿站,是依托情感永恒的家园。这个安全、平和、宁静、温馨的港湾,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

    家在哪里?家不过是旅程中的一个驿站,旅途的起点和终点。家在哪里?其实世上本没有家——亲情是砖,是瓦,于是便在心里砌出一个家,坚强是房梁,是支柱,于是便在飘摇的风雨中撑起永不倒塌的家。在路上,我们不会再迷茫。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本书最让我思考的还是下面这几段文字,其中有伤感,有迷茫,更有追寻: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一九九七早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是啊,家在哪里,每个人最终的归途又是哪里?父母究竟不能伴你一生,夫妻也总有一个要先走的,更有白发人送黑发人之大悲。

    世间万物,沧海桑田,终有一天你会赤条条来,赤条条去。

【值班编辑:魏思凡】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