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拾贝】带着悲伤和失望离去
时间:2017-12-12 14:30:59

(新闻中心记者 薛高洋)

    “今年我才将满二十七岁,因为头发花白的缘故,人们大都认为我已经四十有余”

——《人间失格》

    太宰治在书的结尾留下这句话,像是总结,又像是遗书。同年,他便投玉川上水自杀,带着他的悲伤和歉意离开这个世界。

    “因为我更像是一个丑陋的怪物,虽然很想普普通通地活着像个人,但社会却一直将我当成一个怪物。”他就是这样一个作家,人们称他为颓废的象征,但谁又能真正地窥探出他的内心世界?仅从几部作品就妄图看透一个人,一个作家的内心,显然是不可能的。但他的作品给人透露出的悲伤是令人吃惊和难以想象的。

     初读他的作品,我从未了解到人弱小的躯体里蕴藏着如此之大的悲伤、颓废,他的作品给我心灵上带来的震撼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好粗略地将其称为“巨大的悲痛”。在《人间失格》里,太宰治用叶藏这个人物还表达出那一时段他的内心活动,透过叶藏的内心独白我们可以窥探到这样的一个太宰治:内心对世界,对人类充满了恐惧,但又渴望被爱,时不时会产生矛盾的心理。而表现这些内心活动的,则是小说主角的伪装。小说中,主角不止一次的用自己的搞笑和伪装去迎合别人讨好别人。“充满着可耻的一生”“用表演来取悦大众”,他用表演和撒谎来迎合世人,却用自己最柔软的内心去承受恐惧和不安交织的拉扯撕裂。他日渐颓废消迷于醉生梦死之中,以至于最后反反复复的自杀未遂。

    最开始,我也只是认为太宰治是一个内心只有悲伤和颓废的作家,但是一个作家在他的作品中用这样的方法去展现悲伤展现颓废,难道他只是这样么?这就是真实的太宰治么?他还有着诸如《奔跑吧,梅勒斯》这样的作品,还留下了《goodbye》这样诙谐幽默的未完连载,看似这些作品的风格都同这本《人间失格》格格不入,不像是出自一人之手。因此,从他的悲情之中,我看到了一丝和他的悲伤所对立的情绪,小说中的叶藏也曾重新燃起生活下去的勇气,也曾重新开始过正常的生活,也曾重新对人类有过希望,但是最后还是破灭了,他继续一次次的自杀,一次次在酒馆喝得酩酊大醉。

    他颓废,他失望失落,他自杀,他说过:“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但真的是他自发颓废么?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战后的日本,战后日本的景象,用颓废这个词语来形容再好不过,国家的失败加上日本青年身上自信自豪被打破后产生的自卑自轻,加上人性上的自私,软弱与人身上本该具有的勇敢,正直形成对比后的巨大反差,再加上他出生在一个森严刻板的旧社会家庭,所以才造成了他的颓废。

    据说,在太宰治自杀后,人们从打捞上来的尸体上看出了剧烈挣扎的痕迹,我想,他的本意应该并不是死亡,可是现实和生活带给他的失望使他不得不逃避社会,逃避生活,选择和他所崇拜的芥川龙之介一样的道路。但我想,他内心更多的是抗争,用他的作品去批判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向这个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懦弱、自私宣战。

    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赴死,带着他内心的悲伤和挣扎,毅然决然地斩断同世间的一切联系,投入玉川上水,在作品中发出他对这社会最后的悲恨与不解:所谓世人,不就是你吗?

【值班编辑:曾慧敏】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