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向“艾”而行,为“艾”发声
时间:2017-12-01 09:18:28
 

(新闻中心记者 王晓辉)

    今天是十二月的第一天,也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丝带,它代表着人们对艾滋病患者关心与爱,代表着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支持,也是一种希望的象征。它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

    我国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据可靠数据,在地球上,平均每分钟都有一个孩子死于艾滋病,有超过1500万的儿童因为艾滋病而失去父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在全球居第十四位,更以每年百分之四十的速度递增。由此可以看出,我们防治艾滋病任重而道远,更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

    前不久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公益主题歌《拥抱你》发行,励志的歌词和温暖的音乐直抵人心,让人们的目光更加凝聚于艾滋病上,就像宣传片中说道的:“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实现自我的价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其他慢性病患者并无不同。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保护自己,也要用正确的方式对待他人,我们唯一需要害怕的是误解、歧视和恐惧本身。”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多了解关于艾滋病的科学知识,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身边的艾滋病患者,哪怕只是给他们一个小小的拥抱,对于处在绝望中的艾滋病患者来说,也会是一个很大的安慰和鼓励。

    中华红丝带基金形象大使白岩松曾谈到过:“指望一夜之间改变人们的意识,说不歧视了很难,我们永远要做,不断地去推动它,但是那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最先要做的就是,推动政策和相关的制度能够落实平等和反歧视。”防治艾滋病,不仅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更需要政府的领导和指引。

    笔者认为,比艾滋病更可怕、难以治愈的,是来自人们异样的眼光,是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艾滋病的治疗是有效的,我们不能把艾滋病患者视为洪水猛兽,只要我们和艾滋病患者一起,树立信心,关爱和鼓励他们,给他们一个暖心的拥抱,努力帮助他们走出这孤独的困境。面对艾滋病,我们要勇敢地向“艾”而行,为“艾”发声,消除歧视,让所有的艾滋病患者都能够被温柔以待。
【值班编辑:郑莉】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