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永安琪)
现如今,双十一不仅仅是单身人士庆祝的光棍节,还成了人尽皆知、全民狂欢的购物节。在每年的11月11日这天,淘宝、京东、唯品会等电商纷纷亮相,用超低的折扣,大额的优惠券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消费者早在双十一前就规划如何在这场“盛宴”中秒杀到自己心仪的产品,将它们加入购物车,等待着双十一零点的到来。
双十一期间,网友能以超低的价格购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节约了金钱,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若是冲动消费,好事便会酿成坏事。
一方面,由于课余时间有限,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费还是来源于家庭。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学会适度消费,理性消费。双十一的到来,则是促进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购物欲望的温床。他们接受新鲜事物时间短,能力强,对商家促销打折活动方案和力度也更容易理解。有一部分大学生甚至会利用双十一囤货,也就是把一年的用品都买下来,抑或购买像奢侈品这样不符合大学生身份的产品。这样的购物很容易超前消费,造成生活费不够的现象,影响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此外,更有一些大学生,因为生活费有限,自己又没有自控能力,因而选择了用校园贷来购买商品。校园贷额度大,利息也高,一旦换不起高额贷款,不仅连累了自己,更连累了家人。
另一方面,由于与社会接触少,社会经验不足,大学生往往比社会人士更容易受骗。因此,大学生在双十一网购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双十一来临之际,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出现了许多购物返现、购物立减的优惠券链接。面对这些“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我们要经过谨慎思考之后再选择是否打开,不要轻易打开群聊中不熟悉的购物返现链接。也许一个小小的链接就隐藏着病毒,就会使自己的电子设备瘫痪,甚至盗走个人信息,使自己的钱财受损失。
笔者认为,利用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适度购物,满足自己的需要,省钱又省心。但是,若是一时脑热糊涂,一不小心过度消费,不但不会省钱,反而会使自己陷入生活的拮据或债务的迷圈。最后再告诫大家一句:剁手辛酸,适度狂欢。
【值班编辑: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