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闫勤旭)
近日,一则关于河北新娘结婚“零彩礼”的消息传遍网络,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不少网友对其行为也是高度称赞,新娘为何要举办“零彩礼”婚礼?高彩礼又是缘何而起?“天价彩礼”何时又能降温?这些都成为网友们关注的话题。
河北新娘李晓利与新郎贾志新两人于10月5日在河北邯郸曲周县的一个村庄里举办婚礼。这场婚礼没有彩礼、车子、房子、首饰,有的是新娘新郎对两人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据了解,新娘是家里的唯一闺女,刚开始和母亲谈起此事时,母亲还有些不同意,但与给多少彩礼相比,母亲觉得闺女能过好一辈子更重要。新娘也表示,与彩礼相比,更看重的是对方的人。新娘觉得新郎稳重踏实,是个能托付终身的人,并且公公婆婆也七十多的高龄,善良的新娘不忍心公公婆婆四处借钱凑彩礼。新娘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天价彩礼”说不,也希望能改变这种低俗风气。
河北新娘“零彩礼”的做法可谓是结婚彩礼界的一股清流。如果追溯天价彩礼的起源,我想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导致。
首先,天价彩礼最先开始于农村,经济差异是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农村的经济水平较城市水平低,而在城市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农民的消费观念越来越接近城市,却与农村虚弱缺乏的经济收入成反比,因此彩礼越来越“城市化”。
其次,在农村,独生子女的家庭比较少见,几乎每家的子女少则两个多则四五个,并且人们存在普遍的“重儿轻女”观念,每家至少有一个儿子,对于那些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闺女嫁不出去就无法为儿子娶媳妇,因此自己没钱为儿子娶亲,闺女就成了最大的希望,这也造就了“天价彩礼”。
另外,在笔者看来,受教育水平也与此有一定的关系,农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对一些新娘来说,与感情相比,她们更看重的是对方出的彩礼钱,她们认为对方的彩礼钱与爱自己的程度成正比。此外“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农村仍根深蒂固,虽然如今在法律上男女平等,但在现实的农村中,闺女不承担养老的压力,父母认为辛辛苦苦将闺女养大,多要点彩礼也是情理之中。并且他们认为在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眼里,多要点彩礼才会使自己有面子,这种攀比心理也铸就了这一低俗风气蔓延。
那么“天价彩礼”何时才能降温呢?
河北新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一现象,但我们不得不面的现实是这种“天价彩礼”事件的发生也有不少,但仍未能根除,因此对待这种低俗现象除最基本的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改变人们观念外,也需要政府适时出手,相关法律法规明文禁止。
降温“天价彩礼”,任重而道远。
【值班编辑:孙英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