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李冬雪)
近日,微博上一段“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演讲”的视频引发了网民的激烈讨论。视频中,一位名叫杨舒平的女毕业生正在发表演讲。然而让我们震惊的是,这篇演讲稿始终在以美国和中国作比较,话题也从开始的两国空气质量问题延伸到了民主自由问题。演讲中,杨舒平用夸张的形容来赞美美国的“新鲜甜美”的空气、自由开放的言论政治自由,但却说在中国她必须带上口罩,不然就会生病,以及在中国历史课上学的让她困惑且“没有用处”的民主、自由。最后,杨舒平以赞美美国的民主结束了她的演讲。
这段视频在网上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人表示震惊以及愤怒。杨舒平的演讲所使用的“对比”手法是有明显偏向的,在她口中,美国就连空气都是“甜美且奢侈”的,更不要说她对美国所谓的“民主”的欣赏与崇拜了。更让网友们愤怒的是,她的家乡在环境优美、四季如春的昆明,那么她演讲时所说的“从小出门必须戴口罩”的例子就是她为了凸显美国空气的美好而捏造出来的了。我们承认现在国内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确实较差,但是大部分地区不存在空气质量问题。至于民主,国外民主自由的口号喊了多年,不是依然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叙利亚危机等骇人听闻的“民主”战争吗?我们不能接受的是,杨舒平在演讲中对美国一味的赞美和对祖国不足之处的苛刻指责,这样在国际舞台上发表偏见言论,只会让他国对中国的误会越来越深。
这位留学生的演讲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在国际舞台上,大学生应该做什么?大学生的身份,代表着我们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科学文化水平是可以达到一定高度的,知识可以让我们走出国门见到更广阔的世界,并且我们应时刻牢记,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我们代表的也不仅仅是自己。国际上很多对中国的报道是片面的,留学生们应该尽自己所能让他们看到真正的中国,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留学生所代表的就不会只是个人,每个留学生的发声都代表了他们的祖国。在国际舞台上,我们要让他们看到中国的学生是多么的爱国,中国的发展有多么迅速,中国有着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在国家的名誉和利益遭受损害、国家形象遭到歪曲时,我们应勇敢地站出来,义正言辞地反对,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祖国的名誉和形象。
中国作为世界舞台上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正在将自己的影响扩大到世界:经济上,我们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政治上:我党关心民生,反腐倡廉;文化上,我们即将成为世界上首个举办夏、冬奥运会的国家;科技上,中国高铁走出国门,为世界所称赞。这些努力,都在证明中国的伟大,我们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大步前进。作为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应关注国际上的中国,以中国知识青年的身份维护祖国利益,彰显我国的地位。《北洋水师》里有一句台词是这么说的:“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我们应时刻铭记国家的历史使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竭尽所能。
【值班编辑:郭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