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扫码打赏”?略有不妥
时间:2017-05-24 09:07:05

(新闻中心记者:闫勤旭)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扫码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二维码也随处可见。近来,各大城市的一些餐饮店便流行起来了“扫码打赏”,所谓的“扫码打赏”就是消费者通过扫描服务员所挂牌子的二维码支付一定金额的“小费”。这些餐饮店通过二维码提醒消费者,如果对服务满意,可以通过服务员身上所挂的二维码牌子进行“扫码打赏”。对于这种情况,消费者态度各异,基本存在“依情况而定”和“坚决反对”两种。

    “扫码打赏”实质上就是西方给服务人员小费。在西方很多国家,如果你对服务态度满意,享受其中的话,是要给出小费的。而对服务人员支付小费,目的是想通过经济手段,鼓励服务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以此来提高企业的影响力,消费者从中换取更舒适的消费体验。在西方的一些国家中,这种现象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

    对于这种“扫码打赏”,站在商家的角度来看的话,有些餐饮店老板表示,自从实施了这种打赏机制后,服务员比之前勤快了许多,服务态度明显提高了,很明显给餐饮店带来了良好的影响;站在服务人员的角度来看,他们确实从自己优质的服务中获得了额外的收入,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而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来看,如果通过愿意花钱来获得更优质的服务,或许感觉还不错,但如果是对于一些还未能适应这种模式或是不愿意花钱“买”服务的消费者来说,就会显得很尴尬。

    所以在我看来,这种“扫码打赏”还略有不妥,餐饮店作为公共消费的场所,理应提供优质的服务,而不是将这种“优质”建立在小费的基础上,虽然这种小费行为在国外已习以为常,但搬来中国,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在中国恐怕使人一时难以接受。而对于服务人员,做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服务这一行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积极地服务态度就是你的本职工作,你应该忠于这个行业,而不是看“费”下菜。并且,新闻报道中有人提出,服务人员通过“打赏”获得的收入存在偷税漏税的可能性。

    近些年来,像以“扫码打赏”这种形式把西方小费引入中国的现象不断出现,只是这种现象在中国缺乏文化的支持,使人难以接受。所以,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形象还是从员工素质和企业制度上下力度为好。

【值班编辑:王新彤】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