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闫勤旭)
九十多年前的今天,一批批有志青年为了民族的独立与尊严投入到一场反帝反封的运动之中,他们不顾杀头的威胁,义愤满腔地写下遗书,走上街头。时隔将近百年的今天,身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要敢于做时代的先锋,让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在新的时代继续发扬。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代,爱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现在时没有过去时。不同的只是形式和内容,不同时代赋予每个人的使命不同而已。“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赋予我们青年担当起国家兴衰的责任。青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在我看来,青年爱国就要脚踏实的增长本领,勤奋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将自己的爱国之情转化为动力,刻苦学习,勇于创新,时刻保持一股冲劲,在不断的学习与创新中提升自己的价值,也为自己的祖国创造价值,不断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灾难不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的”。1919年“巴黎和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灾难,而五四青年的反抗则唤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法国作家雨果也说过:“进步,才是人应该有的现象”。青年是富有活力与朝气的一代,充满着激情与梦想,是初生的太阳。青年人要努力追求思想的进步,积极向上,为国家发展带来自信与希望,成为时代发展的主力军。习近平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中也强调: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希望属于青年。中国要进步,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就要树立与这个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刻苦磨炼,不断学习中取得自身与国家的进步。
五四时期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像一面光辉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追求进步和光明。民主是专制主义的对立物,科学是蒙昧主义的对立物。在现在这个民主与法制的国家,专制与蒙昧虽然已被清除,但肩负着历史使命的青年应时刻铭记历史的教训,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四运动虽已过去,但五四精神在我们青年心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可磨灭。
【值班编辑:李雪】